刘铭宇发来的资料挺详细,有公司的简介,有公司投资的互联网项目的报告,有解读互联网行业的专业文章。
林若花了半天时间研读,按照刘铭宇提的大纲将几部分内容列上去,写了个开头结尾,统一全文的用词,将完成的发言稿读几遍,修改了几个不通顺的地方。
她琢磨发言稿应该还可以再完善一些,但想到刘铭宇肯定会提不少意见,先发过去给他看。
☆、第4章
邮件发出去后林若桌上的电话很快响起:“林秘书,来我办公室。”
听着刘铭宇的声音有几分不高兴,林若心里咯噔一下。走进办公室,刘铭宇的脸色果然不好看,英俊的面孔罩着一层寒意:“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您说。”林若诚惶诚恐地站着。
“这份发言稿是你尽最大努力做出来的吗?”
林若有点不理解刘铭宇话里的意思,她迟疑了一会儿没有马上回应。
“你发给我的这篇稿子是你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吗?”刘铭宇有些不耐烦了,语气加重问。
不明白刘铭宇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林若如实回答:“不是。”
“我希望给下属jiāo付的每一项工作,提jiāo给我的都是你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的成果。上司给你的每一项事qíng,你在提jiāo成果之前要想想自己这是不是自己能做出的最好的东西,只要在自己看来,还要一丝改进的空间,都要把它再完善。我不是你的小学老师,你随便做的东西jiāo上来,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你提意见。”
林若在刘铭宇的一顿训斥下脸都红了:“对不起,以后我会认真对待您jiāo付的每一项工作。”
“这不仅是我对下属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你是为公司打工没错,但只有对每一项工作都用尽自己自己所能想到的方法和资源去完成,才能不断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很快地进步,你的上司也会看到你的努力。”
“您说得很有道理,我学习了。”刘铭宇的一番话说得林若很惭愧。
“你回去把发言稿再改改,我不给你提意见了。你jiāo给我之前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如果是,再jiāo给我。以后我让你做的每件事qíng都是这样。”
“好的,刘总。我会尽力做到最好。”林若郑重其事地表态。
刘铭宇在林若临走出办公室之前加了一句:“幸亏你说的实话,如果你告诉我你这是你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那我不会说教你,我会立马让你走人。我不希望我的秘书只能写出这种水平的稿子。”
险些被炒鱿鱼,林若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她的脸红得可以滴出血。细想刘铭宇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自己写这篇发言稿只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了一篇东西,明知有修改的空间,却没有费心思去想怎么完善,而是发给刘铭宇,指望刘铭宇提意见。
换做自己是刘铭宇,如果下属做事qíng不追求完美,总是需要自己指点和cao心,自己也会不满意。看来在刘铭宇手下工作,丝毫的懈怠都要不得。
**
这次刘铭宇只抛出一句模糊的如同抽象派绘画的“你jiāo给我之前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一点的具体意见也没提。一想到如果再提jiāo的发言稿没达到刘铭宇期望的水平,自己可能就会直接被炒掉,林若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事到如今,除了想办法将发言稿尽量完善,林若没别的退路。她qiáng压心中的不良qíng绪,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思考如何修改发言稿。
林若想自己并没有写过这类发言稿的经验,在准备之前,应当搜集一些同类型的发言稿材料,学习人家的叙述方式和题材选择,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写作。
她在网上切换不同的关键字搜索往年论坛的发言稿,花了两个小时将能找到的发言稿或演讲实录整理成一个汇编。看了别人的发言稿,林若发现自己准备的稿子更像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稿,主要是材料的堆砌,gān巴巴的,缺乏深度和亮点。
将网上搜集的发言稿通读几遍,林若不仅对这类发言稿的写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林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读完搜集的材料,林若打电话问马总要公司投资项目的资料:“马总,刘总下周去参加股权投资的论坛,让我准备一篇关于互联网行业投资的发言稿,他说您那儿有一些参考资料,不知您方不方便发给我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