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寻处,惟有少年心_作者:雪莹程(28)

2017-12-16 雪莹程

  校园中的绿色已经消失殆尽,cao场上满是蓬断糙枯。

  不再有追逐打闹、奔跑欢笑的雀跃时光,不再有长廊与过道里的窃窃私语,我们终日关在密不透风的教室里,聆听着老师的教诲,相互追抄着各种笔记,凭着耐xing,全力尝试着解出各种难题。

  最后这一个月里,成套的试卷总会没完没了的出现,纷繁芜杂的测试总会循环往复的存在。

  有趣的是,我躁动不安的心反倒平静下来。

  我竟能学会去无视那些别扭的眼神和难听的话语,笃志不倦地去对待自己的学习,不再辜负敷衍。

  就像经过一路艰辛仍旧风雨兼程的旅人,大彻大悟之后,我终于学会将自己身上包袱一般的疲惫不堪给彻底放下,接受了自己不期而遇的感qíng。没有了羁绊,只剩下释放后的解脱,所以,我又能重新回归到专注的学习状态。

  我的变化自然逃不过父母的双眼,他们如故选择闭口不谈。

  方芳惊讶于我的改变。她奇怪于我和赫立成日里埋头苦读而鲜有jiāo谈。不解的同时,却忍住收声不再刨根问底。有时候,她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重获新生的人,满眼的感慨和赞叹。不过,得闲偷空时,她还是会愉快地跟我聊上几句。

  “喃喃,你最近状态真好,好得我都要嫉妒了。”

  面对她的调侃,我破颜微笑。

  “你知道吗,喃喃?你这个样子让我想起点什么,是我以前见到过的。”

  “想起什么呀?”

  “cao场上的那头小母豹!”

  我闷头笑了,笑出了声。

  “喃喃!”

  方芳忽而叫住我,平和真挚的对我说,

  “你会得第一的。相信我,就像那次在cao场上一样。作为你的朋友,我总会为你的好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愣住了,没想过方芳会对我说出这样的话语,回过神时尽是满心的触动。

  短短的几个月,或许在人生路上并不算太长,但我在改变,而她始终是一路陪伴我的。

  我们俩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严守着对方的秘密,无条件地信任着对方。一起面对彼此的困境,努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撑起对方。

  我们履行着彼此“携手共进、一同成长”的诺言。始终坚信再伟大的友qíng,初衷莫过于是温暖对方的心灵。

  “谢谢你,方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永远都是!”

  我感动地抱住她的肩头。

  方芳乐了。

  “我是最好的朋友,那赫立是什么呀?”

  方芳调皮地冲我眨着眼睛。

  我低头笑了,并不回答她,只在心间默默地这样回答自己:

  “他是我在寂寞彷徨的青chūn路上勇往直前时,上苍赐予我最好的礼物。”

  第16章 第十六节:他

  他穿着夹棉的小薄袄,以抵抗初冬到来时南方的阵阵严寒。

  有别于北方凛冽肆nüè的酷寒,南方的冬天不仅来得要晚,而且更显cháo湿yīn冷。走出教室的瞬间,寒意随即扑面而来,带给他浑身一个激灵。

  匆匆走向教师办公楼的他,离开室内因为众人长期滞留而升腾出带有余热的浑浊恶气,不再神疲力乏、头昏脑涨,刺入骨髓的寒凉令他不禁又打了一个寒战。他停下来,调整了一下肩膀上就要滑落的书包肩带,顺便再裹紧裹紧身上的薄袄,从而继续低头向前。

  中午还是艳阳高照、光芒四she的好天气时,在教学楼门前意外碰见了杨老师。她像突然想起什么来一样,拍拍脑门,看似无心的说了一句,“那个谁,遇见你正好,自习课时记得上我办公室来一趟,有点事找你。”

  他诧异的回答了一声——“好”,看到老师敏捷的转身,随之陡然离去的背影,察觉出事qíng好像并非偶然,心中禁不住有些七上八下。

  凭借他七、八年来在校园积攒的各类经验,被人要求去老师办公室谈话,照他惯有的表现来说,自然是凶多吉少。

  只是他想不明白,自己近来的表现还算不赖,已经很少打架,和同学相处也算融洽,上课还会偶尔举手发言,成绩也在稳步上升,老师找他还有什么好谈的。

  想不明白时,他就会莫名的懊恼,为什么身边总会有人时不时看自己不顺眼。难道是自己个头太高,太突出吗?破坏掉了身边人看似和谐平静的生活。那些所谓的规矩,制度,章程和准则,他已经尽力压抑住个xing,在循规蹈矩得遵从了。难道还是不行?到底怎样做才算是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