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奕带着樊思荏走进面馆。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他一看到简奕出现,立刻从收银台走出来:“小奕,你来啦?”
“福伯,有帮我预留座位吗?”简奕礼貌的询问,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樊思荏看着他的表qíng,更加意外了,转眼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约莫七十多岁的老头。
他的背有点驼,但是人很jīng神,说话中气也足,身上穿着一件旧时的厨房师傅的短打衫,腰上系着白色围裙。
只见他抓着围裙擦了擦手,招呼道:
“当然了,两张位子,里面坐吧。”
他笑着向樊思荏点了点头,接着就带着两人到了最里面的一个小隔间。
古色古香的木制桌椅,桌面和椅背都有了不少岁月的痕迹,显然是用了很久了。
“两碗牛ròu拉面。”简奕坐下之后,直接点单。
“好嘞,两碗牛ròu拉面,稍等!”福伯大声吆喝了一声,快步走出厨房。
樊思荏嘟着嘴看着周围的环境,略带好奇地凑到简奕面前,问道:“这里的生意好像很好,但我却完全不知道。”
“这里只有熟客才知道。”简奕从筷筒里拿出筷子,稍微擦了一下,送到她面前。
“那你怎么会知道?”樊思荏眨巴眨巴眼睛看着他,道:“叶子喻推荐给你的?”
“他?”简奕撇了撇嘴,说,“压根不知道这地方,我也不会带他过来。”
“那你这个出门都不带钱包的贵公子,怎么会知道这么偏僻的小店?”
“你只管吃就是了,问那么多gān嘛。”简奕不打算回答,说话的时候,两碗牛ròu拉面已经送了上来。
“来喽,两位牛ròu拉面,请慢用。”福伯又吆喝了一声。
这种调调真的很像旧时候的小面馆,伙计们用吆喝的方式,防止自己弄错客人和食物。
樊思荏低头闻了闻面条味道,立刻给了好评:“好香哦。”
“那就快点吃吃看,合不合你的口味。”福伯笑盈盈地说着,表qíng特别慈祥。
樊思荏立刻尝了一筷子,整张脸都感觉被美味充爆了。
她双手捧着脸颊,点头道:“好有嚼劲,好Q弹的拉面!”
“哈,你这个丫头很可爱啊。”福伯看着樊思荏,又看向简奕,表qíng意有所指。
简奕没有说话,低头吃着自己碗里的面条,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
“小姑娘,我们这里可不只是拉面好吃,另外酸辣汤,玉兰饼也是特别好吃的。”福伯看樊思荏爱吃的样子,特意给她推荐别的美食。
樊思荏一听,连忙道:“酸辣汤,我喜欢!玉兰饼,也喜欢!都给我来一份吧。”
“呃,你确定你吃得了这么多吗?”福伯一听这话,表qíng略有迟疑。
他这个人,就怕好东西被làng费,尤其是樊思荏只是个小女生,如果她说要个玉兰饼,他倒不至于有此一问。
“福伯,她吃得了的,你给她送上来就行。”简奕率先说了话。
福伯听了这个,立刻就点了点头,再次吆喝道:“好嘞,一碗酸辣汤,一份玉兰饼。”
说到酸辣汤,很多人并不陌生,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就是类似于酸辣粉,胡辣汤这样味道的食物。
只是酸辣汤用的是细粉丝,然后配上竹笋,豆腐皮,牛ròu丝,和无锡特产油面筋加了醋和辣椒粉一起煮,起锅的时候,撒上盐,味jīng,葱末,蒜花和胡椒,就可以上桌了。
至于玉兰饼,知道的就更少了,典型的一道江南名小吃,由无锡孙记糕团店在清后期创制而成的。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叫玉兰饼,因为正直玉兰花开时节,便有了这个名字。
玉兰饼的选材很简单,就是糯米和鲜ròu。先把糯米粉用水揉和,做成饼胚,再包入鲜ròu馅料,放入平锅用油煎烙,呈金huáng色后出锅。
这道小吃的卖点在于外皮香脆、内壳软糯、甜咸适口、如果能够配上一杯豆浆一起食用,味道更加不容忽视。
樊思荏从小就喜欢吃玉兰饼,只是这几年老字号的店铺一间间关闭,或者被大的饮食公司收购,早已没了小时候的味道。
也不知道这里,是否还保留着那份老味道,值得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