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涛转过身来,问:“为什么不去了?”
大姐诺诺道:“我不喜欢那么多人。”
“他们都走了,就我们两个。”
“就我们……” 大姐的心快要跳出来了,不过她很快压制内心的紧张,缓缓道:“那我更不去了……”
\"放心吧,已经到了。\"周海涛指着拐角处一家饭馆说。
“他家饭很好吃,我们经常错过饭点来这家的吃饭,老板人很好,你真的不去吗?”周海涛说了一连串必去的理由,把大姐逗笑了。
大姐刻骨铭心的记着,这是第一次和周海涛共餐。
大姐帮助师姐写稿的事很快被张老师知道了。这天,刚好上完课的张老师碰见刚下楼的白忆梅,便叫了住。张老师四十开外,温文尔雅,说起话来语重心长,他告诉大姐,说学校报新招编辑,需要文采好的,老师建议她去试试,希望她做个准备,下周就要进入预选。
并叮嘱大姐道:“忆梅,我们教研室几个老师都读了你的作文,都很赞赏你的文学功底与思想深度,希望你能有机会多多的锻炼你这方面的能力,发挥你的特长,为你将来铺好道路啊!”老师一席诚恳的话语,令大姐那一腔才qíng瞬间喷薄yù出。
老师这么看重自己,鼓励自己,她已经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大姐瞬间像是鼓足了气而的皮球,她每天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准备校报编辑的事qíng,这天放学,大姐像往常一样往食堂走去。
只见食堂档口排满了人,自从上次食堂遭遇后,大姐便对这里有了莫名的恐惧,今日又碰又见这么多人,她连忙从队伍中退了出来,在食堂外徘徊。
大姐开始进退两难了,她从来没有这么踌躇过,她想着,等人少了,那些不怀好意的男生离开后,自己再才进去。这是大姐人生从未有过的踌躇,她虽然懊恼,可又毫无办法。
大姐的担忧被远处的周海涛看得一清二楚,见她左右为难,心中竟然升起了一丝的得意,他喜欢眼前这个六神不安的女生,喜欢她害羞而自持的样子。她同其它女生不同,其它女声遇到这类事qíng,可能还会调侃几句,或者怒怼几句,可是大姐一言不发,不予理会,她对周围熟视无睹的样子更像是一株不染尘世的百合,使观者不可亵渎。也许正因这样,周海涛开始对她格外关护。
他悄悄的来到她的身后,邀她同行。有了周海涛‘撑腰’,男生们也不再多嘴说什么,只朝着周海涛挤眉弄眼的坏笑,周海涛全然不管。这可少了大姐很多麻烦,也让大姐安心了不少,除了对他的仰慕,更多了一份依赖。他也是大姐在学校的第一个异xing朋友。
不知从何时起,周海涛以“兄长”自居,大姐也很仰仗这个的“哥哥”,但更多的是感激他。他总能帮助自己解决处理不了的难题,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似的对自己进行各种问题的指导,他更能帮助自己借来各种想看的书。
这样充实又欢快的日子,大姐渐渐忘了昔日的烦恼。她有时会悄悄的幻想着自己未来,开始编织自己美丽的梦。她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日子在向自己招手。
这天放学,大姐收拾书桌,她看到了一本,从周海涛那儿借来的一本张爱玲散文。大姐以前很少读到张爱玲,也好似读不懂,总觉得她是媚俗、刻薄的人,于胡兰成的恋爱让大姐耻鼻,可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她。可是,最近读她的书,又多了很多不同的理解。
她承认自己是不理解那个年代的,也不理解张爱玲,可是她开始喜欢看她书里对人qíng的描述,主人公的命运更是让她觉得张爱玲是同自己一样的人。
“书该还了!”她心里对自己说。可是好像好久都没有见到周海涛人了,她最近也懒懒的,从没去找过他,她突然觉得,自己好无用,好似除了接受,什么也做不了。
责骂自己之余,她拿着书出去了。
大姐的教室在周海涛教室的楼上。她来到了周海涛的窗外,看到周海涛还在教室里跟几个同学说着什么。她没有意思叫他,一直在门外等他出来,可是过了很久他都没有出来。
突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白忆梅?”
大姐回头看,正是那天一起采访的师姐,只见师姐身裹黑色大衣,脚蹬黑色皮鞋,领下露出的白色翻领毛衣将皮肤衬的肤白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