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正妻_作者:会武功的小狐狸(396)

  那人见自己的打量被发现,丝毫不觉得尴尬,反倒颔首跟张清打了招呼,态度从容却不亲和,可能是他身上那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这样的态度也不会让人觉得唐突或是不适。

  倒是张清,有些拘谨的朝他点头回礼。

  老首长跟娄大爷叙完了旧,转头跟张清说:“我也是今儿才知道,原来这房住着的是郭翊,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

  到了郭翊这级别,能直呼他名字的如今可不多,可这位的态度却十分自然,张清连忙笑着道:“已经好多了,谢谢您。”

  张清还在揣摩这人的身份,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接待,好在这会儿郭子章跟郭靖靖出来了,郭子章一见这人,怔了怔便匆忙走了过来,颔首叫了一声:“陆老。”

  老首长看着郭子章,没认出来,神色疑惑道:“你是?”

  “我叫郭子章,我爸是郭良,之前大阅兵,我爸带着我跟您打过招呼。”

  老首长回忆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哦,我想起来了,郭家一个你,一个郭翊,你们俩倒是不按套路来,没从政,从了军来跟咱们抢饭碗。”

  老首长说的咱们指的是他跟娄大爷,他这话自然是玩笑话,娄大爷连忙换了阵营道:“可不是吗?郭翊这小子太坏喽。”

  有了郭子章,气氛明显缓和了不少,今天天气好,三人坐在院里的木椅上聊了起来,张清跟着郭靖靖一起进屋子给他们添了茶点。

  聊了几句,可以看出老首长对郭子章十分满意,连连点头拍着郭子章的肩膀称赞他是好男儿。

  “子章有此想法,确实难得,郭良为人老实忠厚,你这性子倒是跟你小叔郭翊如出一辙,只可惜,我这外孙,”老首长白了一眼跟他一起进门的青年,“跟他爸一个模样,好好的部队不待,非要去做什么生意,士农工商,他偏偏选了个最末。”

  男人听自己外公这么说,也不生气,勾了勾嘴角轻笑,郭子章看得出来了,老首长嘴上这么说,可眼睛里对着外孙不知道有多满意,果然,就算男人不为自己辩解,老首长就开了口道:“总归他还有些脑子,这些年生意做得不错,赚了些钱,还知道要做慈善,也算是曲线为国做一点小贡献了。”

  “老首长,您这可谦虚喽,连续五年位居国内慈善家排行榜前十,这哪里是小贡献唾。”娄大爷说的直咋舌,想起电视上看到的捐款金额,心中委屈,那么多钱还是“赚了些钱”,他们这样的那就是贫民了!

  果然,这话让老首长很受用,他没多说什么,不过脸上的表情倒是带着些愉悦。

  后来又聊了一些,快接近十点半,人才散了,临走的时候,一直不怎么开口的男子对郭子章道:“子章常年在京城,是否认识悬济堂的贺先生?”

  郭子章看了他一眼,轻笑道:“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位贺先生?”

  “自然是贺梵行了。”

  “认识,我们是老朋友了。”郭子章不明白这人为什么会问起贺梵行,总觉得他似乎知道些什么。

  “是吗……”男人轻笑,眼神若有似无地看了郭靖靖一眼,对郭子章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跟悬济堂谈一个合作案,不过出面的人一直是贺先生的弟弟,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跟贺先生当面谈谈这个合作案,毕竟,同类人会比较好交流。”

  男人说完,便离开了,郭子章一直未能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

  直到后来,这个人真的跟贺梵行合作之后,他才明白所谓的“同类人”是什么意思。

  *

  这就只是一个插曲,虽然那两天,张清的话题一直没离开过那祖孙俩,不过也难怪,那样的两个人,确实有让人记住的资本。

  腊月二十九,护工和食堂都放假回家过年了,张清一大早满屋子转了一转,非常开心的对两个儿子说:“太好了,这个家现在是属于我们一家四口的了,阿靖,我们去买菜吧,明年可是年三十呢。”

  “别,你们俩去肯定出事,还是我跟靖靖去,爸您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吧。”郭子章可不放心这俩人一块出门,真要去了,天黑之前能不能回来还是个事呢。

  张清挺不开心地嘟了嘟嘴:“可是我也想去,以前年三十的菜都是我跟阿靖去买的。”

  “今年你有两个儿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乖乖跟我爸在家,我跟靖靖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