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想过找专业写手,把我的故事说给他们,让他们帮我留下我爱过的点点滴滴。可是,这样一来,我的故事,要从别人的嘴里讲给我听,我便会怀疑,他们能不能最真实的、贴切的表达出我当下的心qíng。
所以,我和自己做了一个约定,那就是在2018年之前,完成所有的故事,就当做给自己年少时光的一个jiāo代,给自己进入28岁中年时光前的一个总结,一份关于青chūn、关于暗恋、关于失恋的纪念。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迷于网络小说里,在小说里寻找感动自己的小细节,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至今没能找到属于我的那份爱qíng,所以,把所有关于爱qíng美好的想象都寄托在了小说里。
我的沉迷,并不是废寝忘食的去撸字,而是浅斟细酌品读每一个字,去感受作者想赋予给每个角色的“味儿”。我也会努力的去意yín每一个人物说每一句话时的面部最细微的表qíng,也想通过角色说出的每一个字,去感受到,这个角色当时内心最细微的变化,这就是我一个人看书时,一会儿会哭,一会儿又会笑的原因。
我在读每一部作品的时候,最多的意yín和好奇,全都在作者身上。很多时候,会因作者的写作风格而擅自揣度其人的xing格爱好,也会因为作者着笔处和修辞手法,来判断其人的品味。
总是忍不住的好奇,文字清新隽雅的人,是不是都是清瘦白皙的少年,文字温暖朴实的人,是不是更爱戴着黑框眼镜穿米色针织衫。也还会经常找寻蛛丝马迹,哪一位作者喜欢田馥甄,哪一位喜欢李健。
所以,下面来简单的说说我自己。
我可能会是最跌破大家眼球的那位,我不是憨厚可爱男生,我不是仙风道骨的男生,我不是沉默寡言的男生,不曾貌美如仙,也不算丑到不忍直视。写到这段文字时,正经历着从115KG到105KG的蜕变,就是哪种在人群中,即使是擦肩而过也不会引起你注意的那个人。
我,五五分的身材,很可惜不能脖子以下都是腿。至于相貌,小眼睛单眼皮,高鼻梁,小嘴。很多时候被误认成韩国人,还有很多时候,拍照片,就像是一张女扮男装的脸。不过600多度的大近视,常年戴着的眼睛,也着实封印住了我的美。
xing格上,静若处子,动若疯子。动的时候,喜欢说说笑笑,鬼马jīng灵妙语连珠,身边一些人,觉得我可以跟徐熙娣拼一拼,偶尔的戏瘾发作,全世界都欠我一座奥斯卡。静的时候,连呼吸都听不到声音,只是想静静的待着,看书、写字、听音乐。
幽默,但不嘴欠刻薄,坦率,却不口无遮拦,随xing,且家教甚好,耿直,非不分轻重。这样的我,是不是很像某个时候的你,也许,我就是某个时候的你。
对于着装上,我可算是敢为天下先啊!每一年都会有自己超爱的颜色,可是,每年选中的颜色,在第二年才会成为流行色。我喜欢中国风的东西,想把中国博大jīng深的文化,历史朝代的兴衰全都穿到我的身上。即使,很多人看不惯我的大红袍,很多人不喜欢我的喇嘛服,但我依然,能自信的穿到外面去。
对于音乐的喜爱,文中也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我将每个他都赋予了一首歌曲。对了,我曾经在2010年参加快乐男声,在初选时,就被评委抨击外貌,所以,我的容貌,大家便可以想象了。
至于送自己的歌,刘美君的《浮花》,翻唱自日本跨xing别歌手中村中的《朋友的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xing工作者十日谈》里,听完便以泣不成声,好奇的朋友,我不多做介绍,可以自行去听一下。
讲了这么多我自己,我想大家更看到的,该是我大纲里不算完整的几个人物吧,那么,我就和大家好好的聊聊他们几位。
在穿衣品味上来讲,浩绝对是最得体的,他总是能够在各种场合,穿出最合适的衣服。郊游时的运动裤配棒球夹克,逛街时的微锥裤配小西服,颜色上更是搭配的清慡到无可挑剔。
凯的穿着,低调奢华有内涵。虽然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可是他所穿的衣服,从质感上,看到的就是jīng致和细腻。样式从来都不花俏,基本以纯色、素色为主,即便没有那张牙舞爪的夸大的奢侈品符号,也能看出绝对价值不菲。
跟超相处时,年岁太小,那个时候的衣服,就算带着补丁也不为过。而诚和明,那个时候,学校里,我们没得选,只能穿着运动系的校服。至于宪,那个时候总感觉他穿着夸张的衣服很好看,OVERSIZE的衣裤,金属饰品,整个人酷到不行,现在才知道,那种风格好像叫“高街”?呵呵,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可能是因为爱qíng,连我对衣服的品味都被蒙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