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马上_作者:微笑的猫(98)

  鸠山这个心机太君。

  当天他们没有在温泉旅店住,而是住在清水寺附近的一家现代化酒店,打了半夜的斗地主。

  由于始终牵挂着国内诸事,一行人的日本之行匆匆结束。

  终于,紧锣密鼓的三个月后,商业广场小天台的重装即将完工,日餐厅主体建筑包括外边的日式园林,都呈现出一种肃穆、清冷、宁静的美感。

  据说园林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西芳寺,一座位于京都的古刹,又叫做“苔寺”。寺院内遍布青苔,曲径通幽,游客如果不是有极qiáng的耐心,舍得时间等待,又不怕预约流程的麻烦,甚至根本没有参访的机会。

  当然商业广场的楼顶可没有条件养青苔,意思到了也就罢了。

  装修收尾,两位来自京都的大设计师和助手们都回过去了。

  鸠山不怕装修遗留的有害气体,早晨眼睛一睁就往餐厅跑,熬到半夜三更再回酒店睡觉。他细心琢磨餐厅内外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陈设,突然他提出某块墙面应该有一幅壁画,否则显得太空落落太冷清。虽然留白也是艺术,但现在的顾客不是每一位都能领会这种艺术。

  赵忱之觉得反正设计师不在,没人管手管脚,想折腾就折腾吧,于是请他自便。

  鸠山刚想再花重金从日本请一个人过来,欧阳却带着某艺术家毛遂自荐,说那人才高十八斗,学什么像什么,别说日餐厅壁画,就算莫高窟壁画也能画得八九不离十。

  大家赶忙去看那艺术家,发现其还算有些风度,但只要欧阳在场,就显得唯唯诺诺,畏畏缩缩,一脸倒霉样。有时候欧阳突然说话,他就吓得连画笔都甩掉。

  吴越背后问欧阳:“这艺术家什么来头?”

  欧阳反问:“你不记得他?”

  第四十章 有车

  吴越想了一会儿, 没在记忆中找到这个人。

  欧阳说:“这就是你不如赵总的地方,赵总都记得。”

  “谁啊?”

  “这不就是开枪打我们的那个。”欧阳说。

  “咦——?”吴越惊异地大喊,“他?霰弹枪?!”

  欧阳点头:“是啊, 胆子挺肥是吧?”

  “他当时带着面罩啊, 赵忱之怎么记得?”吴越问。

  “这说明赵总脑子好使,过目不忘。”欧阳相当赞许。

  事实并非如此, 赵忱之只是从欧阳正经有限公司的经理们口中听说了。而且还听说艺术家以及同伙被抓住之后,在大灯泡下面烤了大半夜, 听死亡摇滚乐, 最后什么都招了。不但招了, 还积极jiāo代自己秘密印刷《挺进报》,就是江姐在被反动派抓住之前主管的那份报纸。

  这地下印刷厂的厂长从国内顶尖的美术学院毕业好几年了,可是不学好, 主要工作经历是跟着前辈们瞎混。

  去年艺术家团体混到欧阳公司掌管的仓库。当时帮忙管仓库的是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看上去挺朴实,却是正经有限公司的退休gān部。

  艺术家们兴冲冲入驻,以为捏上了软柿子,仗着自己人多势众, 只jiāo了一个月房租便想赖账, 于是被欧阳连人带铺盖扔了出来, 挨个打了一顿, 由此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吴越对此印刷厂厂长倒是颇感敬佩, 觉得其人除了赖账不好,倒是快意恩仇, 面对欧阳和赵忱之都敢放枪,世界上还有他什么不敢的?只可惜他在酷刑之下难以坚持初心,且《挺进报》落入了敌人手中,再也起不到宣传政策法令,报道胜利消息的作用了!

  印刷厂长果然身手不凡,拿着一张二尺多间见方的日本风景画,只花了一个多礼拜,便将其放大临摹在整面墙上,占地足有十几平米,内中风物居然能不变形,看上去还更细致了。

  欧阳十分欣赏,劝他去造假画子,比当厂长挣钱多了。

  厂长也似乎为自己的天赋所震惊,画完了壁画后,还成天蹲在店里端详,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悟道,最后被鸠山介绍到日本学造园去了。

  随着装修整理工作的完成,各项开店的手续也都加急办完,万事俱备,剩下的就是想店名,做招牌。

  大家想了好几个名字,都不太合适,尤其老让提出的那几个法文店名,更是不伦不类。鸠山回忆抄家当天自己与法院的遭遇战,只提出一个字——鲔。

  赵忱之问:“高级餐厅叫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