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如果。”
老师往这边微笑看了一眼,看样子准备上课,向也抓紧机会说最后一句,“书架上的书,我可以随便看看吗?”
“看完放回原处,我最不喜欢东西被挪动位置。”
“知道。”后半句对自己说,“凶巴巴的。”
向也抽出一本黑色底的《舞台灯光》,纸张被磨出毛边,应该翻了许多遍,有参考价值。原处放了一张纸做标记。
他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书,最开始的泛论写得一板一眼,缺乏趣味xing——这个阶段的他追求的还是趣味xing,并没有当一个课题在钻研。
向也跳过,到下面的舞台光学和灯具便形象和有趣多了。他渐渐沉入,刚开始还能听清老师在和陶燕坤说盲文点位的问题,后面只是听到人声,内容不详。
直到肩膀边多了一颗脑袋,向也被吓了一跳。
吴妈拿着茶托,弯腰凑在一旁煞有介事地也盯着书看。
“你也在学习啊。”她笑呵呵问。
向也才注意茶几也放里一杯他的水和点心。
“吴妈你走路也没个声……”
吴妈说:“是你太专心了,我这体重在这里,怎么可能走路没动静,你太看得起我了。”
那边陶燕坤也中场休息,问他:“看的什么书?”
明知她看不见,向也还是合起来,塞回原处,“随便看看。”
“《舞台灯光》。”吴妈说。
向也:“……”
陶燕坤哟一声,“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啊?”
“打发时间而已……”
陶燕坤猜他不想张扬,便不再打趣他,跟老师聊了一会闲话,又回到盲文上。
向也消灭吴妈送上的点心,又枯坐一会,实在无所事事,一个人下楼,手cha裤兜在花园里闲转。
教盲文的老师往窗户外看了一眼,等上午课程教授得差不多,笑问:“坤姐,那是你弟弟吗?”
“……像吗?”
“年龄上像,还在读书吧?”
“差不多吧。”
陶燕坤鬼使神差没有正面回答,也许心里也觉得和向也不太像上下属关系。
其实和吴妈也不像,吴妈来家里很久了,更像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老人家偶尔的怪路子她也能理解。
但相较之下,她无疑更喜欢与向也呆一块,年龄相近,思维习惯容易接轨,话题比较容易建立,而且向也那些反骨的小心思,莫名让她来劲。
密集学习了一天,陶燕坤终于在老师走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向也同时回到书房。
书桌上摊着许多布满密集小点的纸张,向也随手捡起一张,指腹轻触,密密麻麻的凸点让人联想到粉刺,qiáng迫症想一个个掐平。
他把纸放下,看着陶燕坤揉手腕,说:“都你写的吗?”
陶燕坤扭扭脖子,“一半一半。”
“那么快。”
陶燕坤说:“写的话快一点,几天应该可以掌握,但摸读麻烦点,我手指的灵敏xing还跟不上。估计得半年吧,老师说的。”
向也拉过一张椅子,骑木马一样跨坐上去,下巴搁在椅背上。他拉过一张没用过的纸,将写字板和盲文笔也扯过来,“我写个,考考你。”
“你懂盲文?”
“不懂,问手机的。”
向也夹进书写板,从手机搜到盲文翻译,握紧那只小锤子对照着从左往右一个个戳小孔。
三个字戳完,把纸抽出来递给陶燕坤,“你摸摸。”
陶燕坤摸到纸张,拿在手里,向也才意识到问题:“我好像写反了,你从背面摸的,应该从右往左写,刚才没想到。”
陶燕坤摸了一下挤到纸张右边的凸点,一时也反应不过来什么字,索xing将错就错推还给他,“点位的顺序写和摸读的时候也不同,写的时候从右往左,摸读的时候从左往右。”
“那么复杂,脑子不会晕吗。”
嘴上这么说,向也还是把那三个字按照通则重新戳一遍,这次自己把纸反过来检查一遍,确认无误jiāo给她,“应该没问题了,来吧。”
微敛的指尖覆盖其上,陶燕坤第一次用新的语言对话,跃跃yù试又害怕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