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杜文英过来运牛粪的时候,说他们家的小龙虾差不多要快可以收了。”罗蒙的眼睛亮亮的。
“今天去?”肖树林也来了兴致,小龙虾他是吃过,但是没钓过。
“行,我先去跟大姨他们jiāo代一声。”
很快,两人便开车下了牛王庄,沿着盘山公路,一会儿就到了镇上,眼下才刚刚十二月初,在外边上学上班的人都还没怎么回来,水牛镇还没有完全热闹起来,等再过半个月,镇上的人就多了。
“吃不吃烤红薯?”远远的看到孙林木在路边摆的烤红薯的摊子,罗蒙就问肖树林了。
“吃。”肖树林几下把车开过去停在路边,两人一前一后下了车。
“今天不是星期天?你怎么没去永青啊?”肖树林跟孙林木倒也熟络。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会下雨,我就没去。”孙林木有些无奈地说道,做小生意的,最怕遇到坏天气了,自从开始摆摊以来,孙林木就养成了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可惜这玩意儿实在靠不住。
当初孙林木收了红薯以后,就在打铁铺的四合院旁边,挖了个地窖,把发了汗的红薯存在里边,然后自己又买了个烤红薯的炉子回来,在镇上和县城烤红薯卖,一般周末都要去县城永青,毕竟那边人多,生意也比水牛镇好。
“给我挑俩大的。”肖树林说道。
“哦,我说你这两天都不打算回去啊?”孙林木麻利地拉出一个抽屉,从里边抓出两只烤得焦香的大红薯,用袋子给肖树林装了。
“不回,我爹怎么样了?”
“早上起来还气呼呼的,说是要去牛王庄,后来被阿芸婶劝了劝,又回屋里去了。”孙林木把红薯往电子秤上一称,拎起来递给肖树林:“六块钱。”
“一会儿让他一起付。”肖树林指了指罗蒙,他今天早上换了衣服,忘记把钱包揣上了,这会儿口袋里半毛钱没有。
孙林木摆摊也有几个月了,每回他们过来吃烤红薯都是要给钱的,年轻人,谁也不真的计较这几块钱,自然就省了推来推去的那一套,买东西给钱,天经地义。
“感情这两个都是给你自己买的啊?”罗蒙笑了笑,刚刚肖树林买了两个红薯,他还当有自己一个呢。
“一会儿还钓虾呢,不得带点吃的能成啊?”肖树林理所当然地说道。
“那多买几个吧。”罗蒙一想也是,带点吃的,就当chūn游了吧,于是又跟孙林木买了三个大红薯。
“你下午几点钟收摊?”买好了烤红薯,肖树林又问孙林木说。
“晚着呢,傍晚的时候生意好,我起码得七八点才收摊。”
“那行,我们一会儿钓了小龙虾回来,你帮我给我爸带一点回去。”肖树林心里到底还是想着他老子的。
112
112、最新更新 …
老杜他们家承包的水库面积不算太大,但是整治得还不错,水库边上平平整整修了两间木头房子,房子前面还搭了一条走廊,上面摆了一套木质桌椅,旁边刚好又有大树遮yīn,看着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罗蒙和肖树林远远就看到旁边的空地上,一群半大的jī仔正叽叽叫着围着一个妇人讨食呢。
“五婶,老杜叔不在啊?”老杜的婆娘是个寡言的妇人,性子比较独,当初在大湾村住的时候,也不怎么出门走动,罗蒙虽然能认得她,但也并不熟络。
“哦,罗蒙来了啊,你等着,我去喊喊他。”五婶倒是能把罗蒙认出来,现在罗蒙也算是水牛镇上的名人了,尤其是他们大湾村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五婶子说着,三两下把棚子里的jī食撒了,然后在围裙上抹抹手,匆匆就往上坎去了。
一会儿老杜回来,罗蒙和肖树林自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咋呀杜叔?是不是正忙呢今天?”罗蒙隐约觉得自己来得好像有点不是时候。
“没啥,上坎那村子有个老人过世了,找我去帮帮忙,上边还有不少人呢,不差我一个。”老杜叔摆摆手,不经意地说道。
“我听文英说你们家小龙虾都长得差不多了,今天没啥事,就过来看看。”罗蒙这就说明了来意。
“是差不多了,你要不要捞几斤回去尝尝?”老杜说着就要进屋拿家伙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