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男_作者:报纸糊墙(817)

  “我也不打算操那么多的心,到时候让白老先生看看,有谁合适坐馆的,定下来几个人,然后他们就管自己坐馆瞧病开药,咱这边把药材什么的供应上,最后挣了多少钱,三七开。”罗蒙这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当然,他们要找的坐馆大夫,那要求还是相当高的,一般人想跟罗蒙三七开罗蒙也不能gān。

  大夫们的水平有高有低,受认可度也各不相同,定死工资的话,未免太不灵活,对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没有帮助,在罗蒙看来,提成制还是比较合理的。

  “那不就是吃提成嘛?万一碰到人品不好的,搞到后面还不是跟外面的医院差不多。”院子里一个养鸽子的老头一听罗蒙这话,就觉得忒不合适。

  “外面是外面,在咱这地盘上,那还不是咱自个儿说了算。”这时候老常就说话了:“真要有哪个人品不好的,瞅准了一脚蹬出去便得了(liao),还犯得着为这事发愁呢?”

  “到时候再弄几个奖金,比如说像最受病人爱戴奖之类的。”罗蒙又道。

  有些大夫自己要是不太懂得变通,每每看到别人赚钱那么多,时间长了心里难免也会不平衡,所以弄几个奖项,给些安慰和鼓励,那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这些奖项对于医馆的风气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正面效果。

  这个医馆既然要弄,那就得往好了弄,一个是药材质量要有保障,一个是大夫水平要高,还有一个就是风气必须得正。

  药材的话,牛王庄这边就能提供一部分,剩下的,白老头那边也有自己的渠道。

  大夫的话,这个一时间怕是很难到位,得慢慢寻摸,罗蒙打算从白老头的那些老伙计老徒弟们那边先下手试试看,当然,要是真能有高水平的中医师看到网络上这个帖子找过来的话,那他绝对是很欢迎的。水平不够高也没事,可以学习嘛,但暂时的话,三七开是不用想了,先从学徒工开始吧。

  最后的这个风气问题,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并不是一条两条的死规矩就可以搞定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以及时刻的关注和警惕。

  “那咱这医馆,啥时候开始动工呢?”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林伯这时候就问了。

  “这个啊……”一说到这个事,老周就挠头了,这两年他这摊子铺得太大,前些时候还弄了个婴幼儿奶粉生产线,这玩意儿投入不小,产出却没那么快,尤其是他那牛王庄上的水牛奶又不多,弄出来的奶粉定价又不高,哪那么容易回本啊。

  如今又要开医馆,又是买地皮又是建房子的,这一时间的,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去呢?

  话说,他们家猴娃子现在已经攒了有多少钱了?

  第284章

  镇政府方面倒是给罗蒙划了一块不错的地皮,就在牛王居下面一点的小溪边,以水牛镇现在的发展势头,这块地要是用来建造商品房,那利润也是很可观的,但是罗蒙的这家医馆,性质毕竟不同。

  说实话,水牛镇这地方要啥没啥,也就是空气好点,环境没啥污染,但真要发展旅游业也很困难,毕竟没什么风景可言,弄个水牛节,那也不过是个一年一度的节日,不能天天搞。

  罗蒙这个医馆要是真弄成了,他们这个小镇从此就会有了自己的特色,发展起来也会更有方向,所以镇政府方面也是在相当程度上给了便利,甚至还为此放弃了相当可观的一笔短期收入。

  但问题是,地皮就在那儿,老周这边一下子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更何况这地皮拿下来以后,还得建房子呢,好歹也是个医馆,总得弄得像样一点吧?房子建好以后,还得招人,还得置备药材,这前前后后,可得不少钱呢。

  老周跑去镇政府跟人商量了一下分期付款的事,然后全水牛镇就都知道老周家缺钱了。

  王大胜第一个找上牛王庄,这丫这回是带着一整包红票子过来的,表示自己愿意为这一家医馆捐献一笔资金。

  “捐钱就算了,老哥你借我点就成,这医馆毕竟是我家产业,又不是公共事业,咋还能要捐款?”

  平日里来牛王庄gān活的那些长工短工里面,也不缺那些有钱有闲的大爷,他们没事就总想在牛王庄上搞点这个弄点那个,老周要说没钱不弄,他们就经常想要自己掏钱,不过老周一般都是不接受的。

  “产业是你家的产业没错啊,但是咱现在要做的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嘛,难道就许你自己做好事,不许咱也跟着出点力?放心吧,不要你的股份,那医馆该怎么样,将来还是你说了算。”王大胜不太能理解罗蒙的这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