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男_作者:报纸糊墙(826)

  “水牛馆招聘坐馆大夫,待遇从优。可携家人上岗,水牛馆二楼清净套房若gān,先到先选。”

  “三餐由牛王庄配送,也可以自己开火。四季有蔬果,每个月另外补贴十斤自产肥猪肉,逢年过节有福利。年底有大礼,标配是十斤猪肉、十斤羊肉、两只jī、五斤枸杞酒、三斤蜂蜜,均为牛王庄自产,届时看情况另行增加。”

  写完上面那些,老周想了想,又在后面增加了一条:“家中如果有婴幼儿,也可以从牛王庄购买奶粉,每位坐馆大夫最多两个名额。”

  这个帖子一贴出去,就把论坛里的坛友们馋得直流哈喇子。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啊!”有位坛友看完这个帖子以后,如此感慨道。

  “每月十斤肥猪肉!馋死我了!”

  “老周这回也是下了血本了,五斤枸杞子酒,那得要多少枸杞子才能酿出来!”

  “四季果蔬什么的,想想老周山头上的西瓜地和那些果树林吧!”

  “现在学医晚不晚?”

  “我打听了,水牛馆的学徒每个月就二百块钱。”

  “这贫富差距也忒大了!”

  罗蒙在线等了半天,也没能等到有哪个中医出来冒个泡,坐馆大夫不好找啊,他这网撒出去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有收获。

  不出几天时间,他这个帖子就被人转了又转,转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对牛王庄相当熟悉的网民们,眼馋的人不少,但是看清楚老周这回招的是什么,大伙儿也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

  此时,在北方某市。

  在市区靠中间的位置,一片较为陈旧的老住宅区中,某位老太太这一天上午又抱着他们家小孙子到楼上的邻居家里去蹭奶喝。

  在这一片住着的都是老邻居了,他们这两家人的关系也一向都挺好,楼上那户人家的女娃娃是个有口福的,她小姨帮忙给找的奶源,原材料都是采用上好的水牛奶,据说是特供级别的,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着,还抽签呢,他们家运气好,给抽中了。

  那娃娃的爷爷是大学里的教授,还拿那个奶粉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化验,结果出来后,发现比那些进口奶粉都好,从此他们家那娃娃就一直喝这个。

  楼下这位老太太也有一个孙子,儿子儿媳都上班,再加上儿媳奶水不足,gān脆早早就给这孩子断了奶,平时吃的都是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进口奶粉。

  也就是前些时候,这老太太抱着他家孙子到楼上去串门的时候,楼上的邻居给她孙子尝了尝他们家的奶粉,结果这小子还挺识货,吃过了那个奶粉,对自家原来的那些奶粉就不大感兴趣了。

  “我就说你会子也该过来了。”门铃一响,就有一个gān净利落的老妇人出来给他们开门。

  “整天的过来蹭吃蹭喝,我这张老脸都快挂不住了,就这小子没脸没皮,一到时间就跟我闹腾。”楼下那老太太说道。

  “这有啥,刚好我家囡囡吃得少,还能给他匀点。”楼上那老妇人说着就开始冲泡起了奶粉。

  “我听说从前你们家这孩子吃不完的奶粉,都是你们老两口在吃。”楼下那老太太还是不好意思。

  “嗨,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能跟个娃娃争这口吃的?”楼上这位说道。

  等喂完了奶,就让两个孩子滚一块儿玩耍去了,木质地板上铺了毯子,也不怕他们磕着碰着,两个小孩玩得咯咯直乐,两个老太太就凑到一块儿说点家长里短打发时间。

  “你家老头又去公园了?”楼上那妇人问道。

  “可不是,退休后就把上公园当上班了,又是给人诊脉瞧病又有人请吃饭的,这一出去肯定又是一整天,孙子也不帮忙带带,还悬壶济世呢,我看他最近是有点散漫惯了。”说到他们家老头子,这老太太怨念不小。

  “我们家囡囡买奶粉的那个地方,听说最近也要开一家中医馆。”楼上那妇人说道。

  “还整中医馆呢?”做奶粉跟开中医馆,这两件事好像也不太搭噶啊。

  “我那小女儿回来说的,当初囡囡的这个奶粉,不就是她帮忙给弄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家人都觉得不靠谱,还说她làng费钱呢。”楼上那妇人笑道。

  “当初她说那个事的时候,谁能信呢?这年头骗人的花样又那么多。”楼下的老太太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