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田君培在汉江市的工作开始得并不顺利,好在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根据双方这成的协议,普翰注资正式控股,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做了变更,老侯仍然做着名义上的主任,所里具体业务则全部由田君培负责。
所里的几个大律师明显没将三十岁不到的田君培放在眼里,对他的秘书分发下来的考核制度只敷衍地看看,便放到一边,各行其是,准备等着看他灰头土脸找台阶下,再开出条件bī他就范。
可是田君培既没将他们办的那些琐碎的经济与民事纠纷案子放在眼里,也不介意他们的不合作态度,他不动声色找来猎头公司,开出条件,开始招聘。
如果说新的人事经理上任,那几个大律师还没感到什么,那么当田君培宣布,三位新律师同时报到,每人配备一名助理,搬迁到新写字楼的事务所办公室将重新调整时,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集体找到田君培谈话,然而田君培拿出他们过去三年的考核数据,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们,如果严格的按普翰的制度来讲,他们中间只有一个能通过考核,照上半年的数据,他们只能享受普通律师的待遇,也就是说,三个人共用一个助理,同时向他提jiāo切实可行的业务计划。
王律师就是唯一能通过考核的那一个,他去年打过几场获利丰厚的离婚与遗产官司,自恃资格老,冷笑一声,“田总,你也是律师出身,不过看样子可能从业时间不长,大概不能理解律师这个行当需要一个相对长周期的人脉资源累积,不能以一时数报论成败,搞这种考核,既教条,又没什么实际意义。”
“讨论我的从业经验没什么意义,我没必要把我最近几年完成的业务量讲出来跟各位讨论。如果你们认真看完发给你们的考核制度,就能明白,普翰制订的制度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因素,而且普翰在两个省份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制度的可行xing。各位做的是与契约制订执行有关的工作,希望不必再由我来解释具体条款。”
初步理顺人事关系,只算一个开始。
按照普翰一向的发展策略,这边未来也将主攻盈利更为丰厚的非诉业务,而之前经天偏向各类诉讼业务,在非诉讼业务这一块的表现一直乏善可陈,从人跟配置到业务转型,所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经常会有应酬,田君培并没太多时间考虑个人问题。
他再度约会任苒时,已经是大半个月以后,这样不算频密的邀请,任苒显然比较能接受,吃过晚饭后他送她回家,看时间还早,她提议在绿门咖啡馆里喝杯咖啡。
任苒已经是绿门的常客。
她以前对咖排并无特殊爱好,在香港工作时喝咖啡比较多,也只是跟同事一样,借此提神,以应付高qiáng度的工作。
她第一次一个人进绿门,是有一天下班路过,正好一个顾客推门而出,她闻到里面飘出的咖像香气,触动往事,不由自主走进去,点了一杯拿铁。那样醇厚的味道让她再度想起母亲在厨房里给父亲煮咖排时的qíng景,可是这一天的回忆却并没让她伤感,她发现自己突然喜欢上了喝咖排的感觉。
结帐时,苏珊正好出来,她认出女儿的英语老师,马上要给她免单。任苒坚持不接受,说如果这样客气,她以后只好去别家咖排馆了。折中下来她付了帐,苏珊送了一张可以打折的贵宾卡给她。
绿门离任苒的住处很近,咖啡味道地道,更重要的是,苏珊有几个坚持,不提供扑克牌,不卖简餐,除了和以前一样,出售咖啡豆咖啡粉之外,店堂内只出售各式现煮咖啡和自行烘焙制作的糕点甜品。所以这边环境十分幽静,光顾的人都是咖啡爱好者,苏珊叫得出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没有多少爱热闹或者时髦的人士跑这里聚会高谈阔论。
任苒成了这里的常客,还像其他老顾客那样,存放了一只咖啡杯在这里。她带田君培过来,苏珊跟他们打着招呼,过一会儿让服务生送来了一碟小点心。
任苒承认,田君培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人选。他没有旺盛的好奇心,很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如果他确实仍然有追求她的念头,那么他也没有时时流露出来让她困扰。相反,他表现得十分有分寸,相处起来让她感觉到没有压力。
田君培谈起所里一个律师接的一起荒唐官司,他说话的方式既有条理,又带着一点不露声色的风趣幽默,着实逗乐了任苒。她也讲起Tom上课时的趣事,这个美国人行事不拘一格,经常颠覆教材,带着小朋友大玩游戏,很得孩子们欢心。她作为助教,也不得不参与到游戏环节里,她承认,玩那些幼稚游戏,确实十分有助于她保持开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