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初太守赵舜写给……写给端仪皇后的绝笔信,是我在端仪皇后的旧居找到的。”慕仪道,“不过这是拓本,但内容我保证绝对是真的。”
秦继闻言没有表示异议。他知道,这种东西身为温氏大小姐是绝不可能jiāo给自己这个初初相识的外人,能拿拓本给他看一下已属难得。
雪白的笺纸上,是隽秀的小楷,每一笔都写得极为工整,似乎此生都不会再有第二次书写的机会。透过这字迹秦继也能看出写字之人当时的郑重和决绝:
施婠吾妹,兄今当与妹长诀。
忆及昔时,妹曾论及当今世道,言今上昏聩,朝纲混乱,民生多艰,江山不保之日近在眼前。兄当时口中虽斥你言辞无状,然心下却实在明白,妹所言字字在理。兄亦有暗恨君上之时,怎奈幼承庭训,心中时刻谨记忠义二字,不敢有忘。再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断无背主反叛之理。
然多年来虽兄仕途顺遂,却一直心下难安。今有荆门姬氏男儿,勇武不凡,兄与其暗中结jiāo已久,引为知己。兄笃信,若有一人可平定天下、安邦定国,非君莫属。姬郎曾相邀共举大事,然兄之原则不可弃,思忖良久,决心舍一己微弱之身,助其一臂之力。待到姬郎举事之夜,当洒血祭旗。
兄知,妹一直认为兄之作为是为逃避、有失男儿血xing,故而迟迟不肯答允过门。兄过去常为此无奈憾恨,如今却只觉欣慰。若今日有妹相伴身侧,断无舍弃xing命之勇气。
待兄辞世之后,妹可自觅良人。兄知妹心xing甚高,然眼见天下即将大乱,兄唯愿妹能觅得如意郎君,于这乱世自守一份安宁。
珍重。
.
舜绝笔
休元
秦继从信笺上抬起目光,对面慕仪正平静地注视着他。
许久,他方扯唇笑了一下:“居然是这样。”
“赵太守舍一己之身,为的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慕仪仰头看着上面开得绚烂的紫薇花,“他不是乱臣贼子,而是胸怀天下的肝胆丈夫。”
“肝胆丈夫?”
“是,肝胆丈夫。”慕仪颔首,“端仪皇后的手札有记载,琼华御书上的血并不是太祖的血,而是赵太守的。太祖以他的血作了一幅血书,作为两个人共同的约定。太祖对赵太守承诺,会平定这天下,还破碎的山河一个安宁。后来端仪皇后在上面题字,也是为了纪念赵太守。‘君子立于世,志存高远,悲悯众生,卓然不落凡俗。琼华血色,永以为记。’端仪皇后这话说的不是太祖,而是,她曾经的未婚夫婿。”
也正是因为这是原因,她才会下令御书必须挂在琼华楼。因为这里,是那个人为大义赴死之地。
“‘琼华血色,永以为记’。呵,她若真心记挂着这个曾经的未婚夫婿,如何会任由他死后这么多年一直带着污名?纵然一开始不能为他澄清,难道在他们得了这天下之后也不能吗?”
“朝堂之事,变化莫测,也许其中有我们后人无法探知的内qíng也未可知。”慕仪看着略带几分激动的秦继慢慢道,“但是,你要明白,虽然你长辈希望你拿到琼华御书在赵太守墓前焚烧,可当初的事qíng是他自愿的,并不存在平生大rǔ一说。况且,真正的琼华御书早已送到了他的墓中。”
秦继猛地抬头。
“端仪皇后手札中记载,太祖驾崩之后端仪皇后曾经回过一次聚城,在那期间她便派人去了盛阳,将挂在琼华楼的御书秘密取了出来,送入了赵太守的陵墓中。而琼华楼那里,则换成了一幅她重新做的仿冒品。所以,早在端仪皇后在世时,琼华楼的御书便已然是假的了。这期间近百年来,盛阳的太守换了一任又一任,也许有人发现了御书的问题,却因为害怕担责任而不敢声张,竟就这么一直瞒到今日。”
慕仪看向秦继:“你从琼华楼抢走的那幅御书,正是端仪皇后亲手伪造的。”
姬骞最后应该便是直接在那幅字上添了题字,所以它的轴杆上才会有那条裂痕,才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也不知他是在哪里窥见了这个机密,这才将计就计、顺着太子的计划布下这个局,成功脱身不说,还将裴太守给拖下水,断去太子一大助力。
她更不知道的是,他到底是一开始便有了这个计划,还是在掉入陷阱之后才借势反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