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_作者:柴鸡蛋(上)(207)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后,《偷影》的热度开始井喷式的增长。正如病毒转播,其速度和势头已经达到不可控的地步。
  短短几天,与《偷影》有关的微博高达上百万条。几千名微博用户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含《偷影》的相关词,而灵师高贵冷艳的那句“因为你在我的梦里”更是成为微博流行语。
  网络上风起云涌,传统媒介一拥而上,影片宣传似乎刚刚起步。
  海报一张接着一张发布出来,花絮和纪录片霸占各大视频网站头条。搜索量、点击率、下载量、评论数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随着热度的增长,票房也是节节攀升。
  上映前三天只有四千万的票房,相比较《撕裂》的三天破亿有很大差距。而且这四千万票房有一半都是自己送出去的,真正买票观影的人少之又少。
  结果后面票房就开始翻倍增长,破一亿用了五天时间,破两亿竟然只用了七天。
  第二周,各大院线开始疯狂增加《偷影》的场次,有些中小影院的排片表几乎让《偷影》垄断了。即便这样仍然场场爆满,有些影院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
  这个暑期最大的憾事,就是曾经有一张珍贵的电影票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它才后悔莫及……
  与此同时,《撕裂》默默下档。
  很多人都说:看了《偷影》,发现《撕裂》神马的都是浮云。
  更有“缺德”的媒休,又把当初两个剧组争片场的新闻挖了出来,还把梁景发布会上高调宣称“靠电影说话”的言论截图,一时间舆论风向又转向韩东的剧组。
  李尚那边彻底噤声了。
  原本他们成功在前,又在暑期打头阵,《偷影》不该对其造成影响。但是因为两部电影类型相似,题材相似,连宣传词都近乎一样,水平却差了一大截。
  什么“曲高和寡”,什么“被埋没”的痴心妄想已经化为泡影。
  现在李尚唯一祈求的就是票房不要那么火爆,势头不要那么凶猛,热度不要那么空前……哪怕把差距缩减一点点,他的心里也会好受一些。
  然而,那边依旧佳报频传。
  “票房绕计数据出来了。”小文说话都没底气了。
  梁景故作镇定地问:“多少?”
  小文说:“五亿多。”
  “什么?”
  “五亿多。”
  两周五亿多……梁景彻底傻眼了。
  李尚持续了一个月的风光不幸沦为韩东崛起的垫脚石。
  
  第136章 莫大的惊喜。
  
  中鼎影视公司的股价随着《偷影》票房的大热一路看涨,不到三周的时间,王中鼎的个人资产涨了十几亿。
  夏弘威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这部影片的投资人,票房收入逾四成都归他所有。不仅把之前赔的所有钱都挣回来了,而且大有狂捞一笔的势头。
  两个赢家“把酒言欢”的时候,夏弘威一直用敌对的目光bī视着王中鼎。
  “你至于么?”
  王中鼎的脸都快被“幸灾乐祸”四个字给盘踞了,居然还从容淡定地问:“我怎么了?”
  夏弘威qiáng硬的口吻警告道:“不要让他过度曝光。”
  “放心,只要东东不参加的活动,他一般也不会参加。”王中鼎说。
  夏弘威拧眉,“东东?”
  王中鼎愣了下,好像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名字会从嘴里脱口而出。
  “韩东。”急忙纠正。
  夏弘威眯起眼睛打量着王中鼎,幽幽地说:“刚才那声叫得够亲切的~”
  “公司的人都那么叫,我也就顺嘴了。”王中鼎不咸不淡的语气。
  公司的人在遥远的天边集体发声:王总,我们都叫他韩大仙儿好吧?
  夏弘威又说:“那你怎么保证韩东不会过度曝光?”
  “在他根基不稳的时候过度消费,会导致‘大菜’还没上观众就饱了。”
  每部热卖的电影都会捧红一两个角色。
  马斌受年龄限制话题有限,俞铭话题够但是个人特色不够鲜明。
  唯独韩东,自影片上映以来一直是热议人物。偏偏王中鼎只让他接极少的通告,代言更是慎之又慎。导致他的粉丝都像是蓝翔出来的,每天到处挖掘。哪怕挖到一丁点儿动态,都会如获至宝般反复咀嚼,直到再也咂摸不出一丝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