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的爱情_作者:迷踪(10)

2017-08-20 迷踪

  台下一阵哄笑。这也不象是一个哲学家的自白,倒好象是一个诡辩家的托词。

  老师微微一笑,于波没有看清楚,只是觉得老师也许会笑,一个谅解的微笑。

  “世界上有些东西确实是无法说出的,但却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说一件东西好,好到极至,就是‘好得没话说了!’。维特根斯坦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哲学问题,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语言的僭越造成的,有些哲学命题是错的,而有些是‘非命题’。他要做的就是澄清这些,划出语言的界限。他写完这本书后很得意地宣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被他解决了。”

  老师顿了顿又说,“可他后期,完全颠覆了他前期的看法,从另一条路来解释语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存在于它的用法中。他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语言游戏’,每个‘游戏’都有不同的规则。比如‘水’这个词,当一个病人说这个词的时候,它代表‘要喝水’;当一个小学老师在说这个词的时候,它代表一个教给孩子们的汉字;当化学家说这个词的时候,他是指H2o这样一个化合物。他认识到了语言不是理想地和事物本身一一对应的,每个人的用词都有自己的意义,他提出了‘世界图式’的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之间无法比较优劣,只有当两个人处在同一个‘世界图式’中,他们才可以讨论错误和正确。”

  下课铃飙了起来,暖烘烘的氛围中突然闯入了冰冷的铃声,大家有点不太习惯,颤动了一下。老师呼出一口气,似乎用尽了力气,道:“下课。”

  不知是从哪里先开始,三三两两地鼓起掌来。老师摆摆手,像个孩子一样,对赞誉充满了不好意思的快乐。于波有点理解上次那两个女生的意思了。哲学也可以是这样!用生命去追求真理,探求着在平常人看来的镜花水月,还可以在死亡前平静地告诉全世界——我过了多么美好的一生!这个世界总有耿直得非要思考不可的认真的家伙……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付之一笑的……老师的热qíng像火星一样,溅到于波身上,慢慢变热,有点发烫。不该嘲笑认真思考的人,他们是严肃的,值得尊敬的。于波也不由拍手表达敬意。

  他几乎忘了有礼的事,他只是出乎一种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挤进讲台上的人群中。他要仔细看看这个指点他看了另一个世界的人。

  也许总有一个年纪,会让人惦念着“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这个十分抽象又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当然,很多时候,它总是被更贴近我们的现实挤到意识再也探不到的角落。现在还没逃过它的yīn影笼罩的人就围在老师身边,希望他能给他们一个答案。

  有男有女七八个人,把讲台团团围住,日光灯雪白的光线艰难地穿过他们身体之间的fèng隙,落在老师脸上。当同学在诉说的时候,老师会微笑着低头,用略带陶醉的诚恳态度来倾听,嘴角的弧度时大时小。带头说话的学生感qíng十分激烈,不断挥动着右手,他说话有种少年的青涩和青年的固执,听起来既软弱地需要解答,又坚硬地无法接纳意见。

  秦有礼点点头,抬起眼睛看着那个学生,一条条纠正他的偏颇。学生涨红了脸,并不是羞愧,而是激动。

  “不是这样的,应该是……”他的语气越来越激烈。于波觉得他已经不是单纯来探讨问题,而更接近一种自我护卫,想证明自己是正确,那种急迫似乎来自想说服老师而获得自我满足。

  “我觉得……”秦有礼没说上两句,立即被学生抓住了一个话尾,狠狠攻击。

  作为旁观者,于波几乎有点同qíng有礼了,对方简直像是存心激怒有礼一样。但秦有礼始终端着笑脸,并没有摆出老师的架子来打断对方的阐述。他不断想通过“我觉得”这一句话来重新建立两人间的jiāo流,却一次次被粗bào地打断。

  最后,他终于敛起眉头,温和而无奈地呵呵笑了两声,不再说话了。

  这时,周围的人已经几乎散gān净了。那些学生也许一开始也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感qíng想对老师诉说和抒发,可看到这一个不肯甘休的样子,一个个陆续走了。

  那学生见老师不再说话,骄傲得似乎赢得了一场战争。

  秦有礼默默收拾了自己桌上的东西,放进文件包。咖啡色的文件包很普通,而且也有点褪色破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