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的爱情_作者:迷踪(4)

2017-08-20 迷踪

  逛了一圈BBS,点开今日十大浏览了一下,没什么他感兴趣的事,于是,他点开了他常去的聊天室。

  说是常去,其实他不太说话。只是做为一个ID静静看着他人嬉笑怒骂。这个聊天室很有名气,200人的额度在高峰时常常满员,名字五花八门,滚屏速度很快。于波觉得他的打字速度太慢,等他一个字一个字打完,话题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如果是两个人对聊的话,那对方的话恐怕都漏过去十句八句的了。所以,他就把看人家聊天当做一种娱乐。这也很正常,就好象有些人喜欢看高手打游戏机、有些人喜欢看人家吵架。

  去这个聊天室的多是同志,一般的秩序都还可以,但网络毕竟是个太自由太不用负责任的地方,聊天室也并不是大家谈谈天这么简单的事。一男一女在聊天室里那一番互相试探自我夸耀都可以照搬过来,有些人直来直去,就说想找个伴,身高体形相貌是首要标准,接下来不知轮不轮得到xing格?于波心qíng好时,看着想笑,有些自夸真是皮厚得可以;有时,却深深地觉得悲哀。

  像大部分对网络有憧憬的学生一样,他们总认为身边的家长老师无法理解他们,他们想到的东西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所以他们寄希望于网络。剥除了各种关系,和彻底的陌生人谈话,把自己完整bào露出去也不可怕,没有人与现实相关,随便想表现成什么样子,随便想说什么话都可以,那么梦幻的事,不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灵魂jiāo流么?超越了时间空间,不用从试探开始,没有现实中的利益纠缠,无数赤条条的灵魂在网路上游dàng。

  可现在呢?在于波面前,没有坦诚,没有共鸣,有的只是轻浮地上飘然后消失在窗口末端的话语而已。不,也许连话语都不是,“他们不是在说话,他们只是发出声音”——连声音也没有。

  无声的空旷,热闹的冰冷,对着电脑和聊天室,于波觉得有点接近哲学的境界。

  无聊地拉着滚动条,浏览着所有参加聊天的人。下午时段,人并不太多,滚屏速度也不快。有些是休息在家,有些则是在公司偷偷地开着一小个窗口。名字千奇百怪,有地名做前缀的,上海**,广州**;也有写明职业的,看得出来军人很受欢迎,因为写职业的军人最多;还有写表明xing格的。字母名字很多,于波每次登陆就用不同的字母拼凑出来。拉到底的时候,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礼。

  相当特别的名字,在一群面目鲜明急急表现自己的ID中,仿佛一个谦谦君子,退让到一边。字面暗含了某些意义,但又毫不张扬。

  这个名字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小叔叔,小叔叔的名字是于谦。有礼和于谦,看起来有种莫名的联系。

  这个名字背后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于波连忙拉着滚动条搜索了一下刚才的聊天内容,没有“有礼”的名字。想到有礼和自己一样,作为观望者而不是参与者,于波心里又产生出奇妙的感应。

  不但名字让人很有好感,行为也很神秘。这时,于波都没想过说不定这个有礼只是工作繁忙没有空聊天,或者是和其他人私聊。而且这五十多人的聊天室里,除了有礼外,还有三十多人不出声。但是,对一个人产生兴趣是不需要多么坚定的理由的。

  他试着点了有礼的名字,输入“你好”

  屏幕继续像一匹被鞭打的疲马一样忽而快忽而慢地向前,有礼一直没有回答。

  于波又发送了一次。十分钟后,系统显示,有礼离开了聊天室。

  恍然若失。

  这个时候就特别讨厌网络!于波瞪着眼前微微闪烁的屏幕。比遇上的路人还要难以把握。不然起码知道他穿什么长什么样子,而在网络里,一个名字所能代表的实在太少,需要想象力的地方又太多,一个人拥有的自由太大,而关于另一个人的约束又太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想结识的ID消失在聊天室里,而连挽留一下都做不到。

  算了。他抓抓头发。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有了心qíng,他关掉聊天室,打开FTP搜索,down了部最新电影,半看半跳地知道了它的大概qíng节。

  开学是周一,周二下午六点,于波想起徐漫的建议,收拾了书包赶去教室。

  果然如徐漫所说,几乎所有的座位上不是已经坐了人就是端端正正地摆上了象征主人所有权的书本。于波找了几个空位,都被告知有人,总算在最后一排找到了一个座位。人陆陆续续地来,有些人直接走向自己占好的座位,有些后来的,从其他教室里搬来了长凳,围绕着讲台放了两三层,一条凳子可以坐两三个人。于波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坐那最前面的加座了,后面看不清楚也听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