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_作者:起雾(61)

2019-08-11 起雾

好在旗郡虽远,到底他有化形之术,御风而行,不过半日的光景,便能到达。
出行前,到底不放心被他禁锢在殿内的人,辞别了老丞相,白辰安转身回到寝宫,穿过重重帐幔走进去,放眼所及,便是散落了一地的各郡文书与奏折。
临昼一脸想杀人的表情,恶狠狠的提了朱笔,拖着长长的锁链,埋首在案几一侧奋笔疾书,仿佛拿着什么脏东西似地,写没几个字,就迫不及待的将批完的奏折往后一丢,也不管墨迹根本就还没干。
白辰安就这么站在帐幔后,带着深深的笑意,安静的望着他。
这一刻,只有他与他两个人,没有别人。
多希望,时光能永远停下来,不再流逝下去,不需忧虑未来,不再追忆往事。
只要两个人就好,其他什么都不需要。
我只想,就这么一辈子立在一旁,静静的凝视着你,甚至不需要你发现我的存在,回以同样深情的目光。
只是这好不容易偷来的美好时光,我到底,还能拥有多久?
旗郡的所在,位于东岛的最北侧,与西侧连绵起伏的赫连山脉不同,东岛的北侧,是一片广袤的湿地。
当地人半数以上都是渔民,世代居住于此,岁岁年年,以捕鱼为生,退潮之时,沿海的滩涂上,总是不乏各种鱼虾蟹螺。
故而当地人的生活虽然贫苦,靠着每日出海捕鱼,依然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在温饱能够满足,又无人逼迫的情形下,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安分度日,即使有心作乱的人,也是没法煽动起安稳生活的人跟着作乱的。」
这是当初无意中听到朝臣议论懿王谋反之事,所听到的一句评论,这也是所有朝臣万分戒慎,坚持上书,要临昼严惩懿王余孽的原因。
懿王在封地,向来只有治理权,并无兵权,何以他登高一呼,富庶的封地百姓,会跟着举起矛头,对准中央朝廷?
需要怎样的煽动力与号召力,才能达到这种人人心甘情愿,放弃安稳生活,转而跟着铤而走险的地步?
白辰安隐没了身形,在旗郡四处观察了半日,所见所闻,皆是一片平和的生活气息。
捕鱼的男人扬帆出海,留下女人负责做饭打理家务,老人们在太阳下缝补着破旧的渔网,孩子们帮着晾晒前日里来不及吃完的鱼干。
远远的,就能听到母亲呼唤儿子,媳妇女儿带着笑意,呼唤长辈回屋吃饭的招呼声。
一路走来,都有人和气的与他这个打扮完全不同的外乡人打招呼,热情的邀他一同入内吃饭。
遇到的最大的风波,也不过几个流气些的年轻人,不知打着什么念头,一路跟在他身后,跟到了无人处,几个人围住他。
「看小哥儿打扮,不像个缺钱的,送点盘缠花花吧!」
说到底,不过是些拦路打劫的小毛贼,除此之外,似乎再没遇到更大的风波。
旗郡不过这么点大,又是人人安于现状的过着日子,随口问了几个路人,是否有见过与自己长相一样的人出现,得到的,却都是摇头的答案,又问是否听说过懿王,依旧是未曾听闻。
连续问了好几个人,连同那憨厚的村长,都是一脸的茫然。
那这动乱之人,到底是在何处?
隐隐的,白辰安终于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了。
第十四章
匆匆赶回宫中时,已是深夜,虽然想他不过离去了一日的光景,临昼独自待在殿内,也不至于就会饿死。
白辰安依然先去御膳房端了早已备好的膳食,这才举步踏入殿中。
一进门,习惯性的先释出灵力,感应着结界的存在,那青色的焰蟒仿佛回应一般,呼的一声窜过帐幔,留下了几道袅娜余烟。
夜已三更,帐幔之后,却依然透出了几许烛光。
不知是否奏折太多,临昼实在看不过来,不得不秉烛夜读?
抑或是一日未曾见他,担忧着他的去处,是在等他?
或者他单纯的只是饿得睡不着,呼人的声音又因为结界的缘故传不出去,才无奈的点起烛火,找找看是否还有前日剩下的糕点。
白辰安端着盘子,想着渔家女呼叫吃饭的脆亮嗓音,唇角不由得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笑着探手揭开层层帐幔,正待说话,突兀的,带着欢笑的声音却卡在喉头中,再也发不出来。
重重幔布之后,明晃晃的烛火,清晰的映出了床上交缠的身影。
赤裸的南华身上满是斑驳的痕迹,正满脸疲惫的,安枕在临昼的胸前,秀丽的脸孔上依稀的透着情欲未褪的薄薄红晕。
临昼脚上的捆龙索这会儿早已不知去了何处,只怕早在他脱困之时,便已让他收了起来。
「辰安,你回来了。」靠在床头的男人闲闲的招手,殿内游动着的焰芒霎时泛起了浓郁的光华,在呢喃的咒声中凝成了苍青色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