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客栈_作者:来自远方(162)


  不等两人落地,半片破损的龙鳞突然飞出水面,循着一道灵光牵引,径直向天门所在飞了过去。
  “不好!”
  帝俊心道不妙,让羲和守在殿中,以防再有意外发生,自己飞身追向龙鳞。为能速战速决,不惜祭出天帝宝印,欲借天道之力将龙鳞彻底粉碎。
  只可惜,他的动作还是不够快。
  因祖龙之魄重现,众仙陆续聚往望仙台,经过一番商议,又联袂去往大殿。
  帝俊和龙鳞飞来的方向,恰好同大部分仙人撞个正着。
  以天枢星君为代表,众仙对龙鳞所含的混沌之气均有所感,来不及多做思考,近乎是出于本能,在千钧一发之际,联手祭出法宝,拦截住天帝宝印。
  宝印悬在半空,周围是数百件各色法器,兵刃、拂尘、乐器、酒器乃至飞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目睹诸仙祭出法宝,强行拦截住宝印,又小心翼翼以灵力护住龙鳞,丝毫不顾忌自己就在现场,帝俊牙关紧咬,脸色黑如锅底。
  地府中,十殿阎罗聚在一处,共议同神龙联手之事。
  若言之前尚有三分不确定,随祖龙之魄现世,一切的疑问和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听完鬼差禀报,秦广王联合其余九殿大王,决定暂时封印酆都九门,仅留一门容鬼魂往来出入。同时派人告知孟婆,密切关注忘川河底的恶鬼,以防再有祸患发生。
  “最好派些阴兵前往看守。”
  先前忘川河底恶鬼暴动,险些突破屏障闯入酆都。最后是被阴兵和鬼差拦截,方未生出大乱。
  此番同神龙联手,十殿阎罗中的九位将离开地府前往不周山,仅留一人坐镇酆都。保险起见,理当提前调兵,做好周密布置。如此一来,方能有备无患。
  “如此也好。”
  采纳楚江王的建议,十殿阎罗同时颁布法旨,调数千阴兵和鬼差前往忘川。
  河上摆渡的船工摇动桨橹,望见自酆都飞出的黑云,陆续停下动作,抬头看向在河边的孟婆。
  “不用在意,继续摇船。”
  迥异于民间传说,孟婆样貌秀美,声音清脆,向来不喜暗色,最喜欢穿着一身鲜艳的彩裙。招收的船工也是各个修长挺拔,样貌绝佳。
  按照孟婆的说法,除非遭遇不测,她要和这些船工共事千年万年,对着一张好看的脸,总好过歪瓜裂枣。在枯燥的工作中养养眼,至少能保持心情愉悦。
  既然孟婆说不用在意,船工们也不再费心,排成一条长龙,将新来的鬼魂送至对岸。
  孟婆掐断一支忘川花,投入摆在河边的大瓮。
  瓮底燃烧鬼火,柴薪多为上次参与暴乱的恶鬼。瓮中翻滚鲜红色的汤汁,飘散出让鬼魂无法抗拒的香气。
  第一条船抵达,孟婆亲手舀起一碗汤,递给一个因天灾死去的孩童。苍白到全无半分血色的手覆上孩童的发顶,温和道:“喝下去,不用害怕。”
  近日地府新增的鬼魂,有不少是死于天灾。他们本不该遭此劫难,全因太一擅自挖掘灵山,断绝灵脉,方才引来这场不应有的动荡。
  “凡事有因有果。犯下如此大错,祸及万千生灵,还能继续得天道庇护?”
  孟婆嘴角牵起一丝冷笑,挥手召来一名船工,取下发上雕刻有忘川花的木钗,口中道:“去酆都面见秦广王,随殿上阎罗同往凡世。见到蜃龙之后,将这枚发钗交给他,告诉他,此钗与鬼莲同源,两者并用能灭神魂。”
  “是!”
  船工正是之前挂印的判官,得孟婆吩咐,立刻双手接过发钗,化作一道黑风,向酆都急速飞去。
  钟山
  东皇钟破碎,祖龙之魄现身,太一满面惊骇,若无锁链捆住手脚,怕已经跌倒在地。
  龙吟声绵延不绝,龙威蔓延开来,埋于九州的龙鳞皆有感应,陆续破土而出,向钟山聚集而来。
  随着龙魄破开封印,龙鳞现世,天下灵脉均被梳理,干涸处渐有支流涌入。最直接的体现,因太一之故频繁爆发的海啸地震,忽然间偃旗息鼓,再不见任何出现的征兆。

第80章 不周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载,西北海外, 大荒之隅, 有山而不合, 名曰不周。
  盘古开天辟地,不周山出自其肤, 通仙、凡两界,是为天柱。
  山顶常年飘雪,寒风侵肌, 滴水成冰, 万物不生。山腰处却是四季如春, 有一洞名为龙泉,洞中流淌温泉, 石笋错落, 石钟乳倒悬, 水面上有天然的石桥相连。
  洞中石壁上嵌有各色灵石, 水波荡漾间炫发七彩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