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和孽徒真香了_作者:竹止(92)


  “那是。前些阵子,仙师的剑匣在吉光阁拍卖,谢朝辞那魔修还……唉你打我干什么?”
  旁人挤眉弄眼道:“别提那谁谁谁。”
  “哦哦哦……忘了,忘了。瞧我这记性,呵呵,那个,就说这剑匣吧,咱们仙门中人佩剑,都讲一个快字,所以大多挂在腰间。你知道仙师为何偏偏把剑装在匣子里,负在背上么?”
  被问的人一噎:“你不说我倒没想过,为什么?”
  那人哈哈大笑:“刚才林宗主不都说了嘛,因为长留仙师根本用不着佩剑,有什么邪物魔祟,就是拿块布条,也能给它拾掇了,哪用得着风月那样的灵剑出场。”
  “哦……”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宋迎在旁边默默苦笑一声。
  其实也没这些人说得这么厉害,用剑匣不过是他从师父越灵真那里学来的习惯。
  再者,剑修到一定境界,与主人心意相通,认主之后,便能召唤自如,根本无需动手。真有什么紧急状况,哪怕风月离他再远,捂得再严实,要召来也是眨眼间的事。
  一片其乐融融中,有人姗姗来迟。
  “宗主,唐宗主来了。”一道童向方应觉低声禀报。
  方应觉拍了宋迎的肩膀一下:“敬之,来,和我去迎一下。”
  二人拨开重重人群,一边微笑回应宾客,一边往霁月府外走去。
  “说起来,这个唐宗主,和我们宗有些渊源。”
  宋迎投以询问的目光。
  方应觉道:“她原名叫唐丫,本是长留师祖收养的义女,后来前易宗宗主邓淳如收了她为徒,给她赐字灵赋,才彻底更名换姓。这事儿只我们几个长老知道,如今你是剑宗,自然也要告知你——”
  顿了顿,回头,发现宋迎一脸惊诧地站在原地,疑惑道:“敬之?怎么了?”
  宋迎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师叔。”
  “看你今日一直心不在焉,有什么心事?”
  宋迎依旧走得慢吞吞的,神游天外,没有回答。
  方应觉咳嗽一声:“敬之?”
  宋迎倏地抬头:“嗯?师叔?”
  “你瞧,又走神了,等会儿见到唐宗主,可不能这样。”
  “是师叔。”
  霁月府门外,停着一尊轻纱软轿,烟云般的紫色帐子,外面一行侍女,裴令仪站在前首,见人来迎,低头颔首:“方宗主。”
  她身后,侍女正打起帘子,请里面的主人下轿。
  唐丫……
  宋迎不由得顿住脚步,看着那纱幕后缓缓伸出一只葱白的纤纤玉手,下来一个长身玉立的女子。
  鸦青的华衣,绣着金凤银蝶葳蕤牡丹,发间簪玉戴花,灵珠步摇,宝石流苏,点缀着一张柔和的脸,贵气袭人。
  宋迎眉间一蹙,不一样了。
  唐丫由人搀扶着,笑出颊边一双酒窝,与上前迎接的方应觉道:“师叔,近来无恙否?”
  方应觉道:“劳烦宗主挂心了。”
  “今日剑宗大典,可喜可贺,这是弟子一点薄礼,还请师叔笑纳。”
  遂有侍女奉上一批贵重贺礼。
  宋迎站在方应觉身后,久久未回神,直到一道探寻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才一眨眼,拱手道:“唐宗主。”
  “不敢当。”唐灵赋瞧着他,上下一打量,笑道:“这位就是新上任的剑宗?听说你和义父重了名字,真是缘分,瞧这年少风发的模样,让人羡慕。”
  宋迎微微垂眸:“宗主过奖。”
  唐灵赋收回目光,旋即又与方应觉聊开来:“近来道盟事务繁多,来得晚了,师叔莫见怪。”
  方应觉笑笑地不说话,似乎不想与她多言。
  一行人走进霁月府,又听唐灵赋感慨不已:“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来过了,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我记得义父最喜欢在水阁上赏莲悟道,一张软椅,一坐便是一整天。如今,他都已经走了十年多了。”
  宋迎在方应觉身旁并行着,听着她说话,一时恍惚不已。
  他怎么也没料到,那个曾经畏缩自卑又爱哭的小丫头,竟成了如今的道盟盟主。
  眉眼模样依旧还能看出小时候的影子,可言行举止,已经判若两人。
  曾经那个哭哭啼啼,一个稍凌厉的眼神都能害怕到发抖的小女孩,变成了这个谈吐得当,举止不凡的唐灵赋。
  像是做梦一样。
  入了席,众人见是道盟盟主,一阵寒暄,唐灵赋行云流水地应对下来,只用了半盏茶不到,便回到宋迎身旁,端起酒杯敬他,笑得亲近:“我敬剑宗一杯酒,恭喜剑宗。也恭喜凤麟,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