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天_作者:来自远方(342)

2019-05-04 来自远方

  巨鲸不见,鱼群无踪,海鸟弃巢。往日生机勃勃之地已是一片寥落。
  众仙面面相觑,愁云惨淡。
  海风吹过,都显得万分凄凉。
  三名剑仙依旧昏迷不醒,人事不知。
  坐兽灵鹫艰难游上岸,早成了落汤鸡,趴在岸边,一动不动,大口喘气。无心清理羽毛,连叫几声的力气都没有。
  海面之下,波涛涌动。
  嶙峋的怪石相连,漆黑一片,如卧兽一般沉在海底,酣睡万年。
  怪石不一,形状各异,却十分拥挤。其间更裂开百余条缝隙,有天道石道互相连通,如拱桥一般。又有石洞藏在岛下,以透明屏障阻隔海水,黑黢黢深不见底。
  靠近海岛边缘,海浪席卷。
  浪潮之后,一个个透明的漩涡涌现,不断聚集,撞击,破碎。再聚集,再撞击,再破碎。
  同样的情景,不断出现,周而复始。
  有仙人看得出神,神智似被漩涡吸引,座下灵兽的叫声,半点未能传入耳中。如非被他人拉住,此刻已落入海中,被漩涡卷走,沉入黑洞。
  “小心!”
  一名剑仙神情凝重,手捏法诀,试图查探怪石。然而,无论祭出多少法力,落入石中,都如泥牛入海,瞬息无踪,半点反馈也无。
  惊悚之余,脑中闪过灵光,有仙人惊呼道:“无底洞?这莫非是无底洞?!”
  “什么?!”
  此言一处,众仙面色骤变。
  仙宫有载,仙界独立于三界之外,随天地一并生成,以上古神力为基,更有荒古立起的天门为柱。
  界内统分四疆,人修在东,巫族在西,妖族在南,荒兽占北。荒兽修士飞升,经东天门,领得玉笏,更归疆域,自辟洞府。
  然自荒古以来,巫、妖两族多同荒兽杂居,界线早不如先时分明。后千年没有人修飞升,东域之地渐不安稳,争斗自是不休。
  天门之下,四域之地,早非一片祥和。
  荒兽修士争斗不休,万年来,却有一个共识:南沼、北池、东漠、西峰,四处凶地,荒凉凶险,乃仙界禁地。
  “此或为荒古遗存,或为万年大战遗留的焦土,轻易不可涉足。”
  除此之外,仙界还流传着无底洞,幽冥河,天窟的传说。
  后两者记载在仙宫典籍中,传宇宙初成,上古天神突起大战。神力浩瀚,破天裂地,使得天地倒转,山河逆流,万物随之湮灭,几要重归黑暗。
  至上古灭绝,众神寂灭,荒古重立,瑞兽凶兽合力逆转乾坤,炼石补天,祭以洪荒神力,重列大小星辰,方才维持大千世界安稳,复苏万物。
  传说有载,因境界所限,瑞兽凶兽终不及天神,耗尽灵力,天仍未补全,每隔万年,天窟便要现世。遇此凶况,无论仙人凡俗,都将为之吞噬,神魂不存,无人可幸免于难。甚者,灵智不灭,仙体为补天石吸纳,成为石中的一部分,随日月轮转,直至是三魂气魄全部磨灭。
  幽冥河同天窟相伴而生,每次现世,必引得大千世界变乱,烽火四起,生灵涂炭。
  有传言,荒古大战,幻兽不过次因,幽冥河才是源头。
  三界飞升的修士,没有久远的记忆传承,只能从天宫典籍中获取信息。奈何藏书楼中的典籍多是上古文字,少有仙人能够读懂,所得信息实在有限。
  借助血脉传承,荒兽能识部分上古文字,边读边猜,知晓的内情自然多过仙人。然性格所致,必不会主动相告。哪怕主动寻上门来,也是爱理不理。心情好时,还会哼两声,说两句,心情不好,直接扫地出门。再糟糕些,直接一蹄子踹飞、
  愤怒?斗法?
  好啊!
  无论凶兽瑞兽,最不惧的就是斗法。
  单挑还是群架?
  一律接下。
  飞升几万年,不寻机活动后动,怕会骨质疏松。
  他们可不是那只上古生出的麒麟,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专好躲藏。更是喜静不喜动,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没有任何崇高的追求。
  虽然打架和崇高扯不上半点关系,好歹也是个追求!
  就这样,荒兽无心透露内情,一心踹人。荒古后飞升的仙人,只能继续在浩瀚如海的典籍中追寻。
  如睹天书的情况下,这种寻找变得愈发痛苦。然在痛苦之中,亦有所得,“无底洞”的传说即由此来。
  “据悉,仙宫东域有神石,乃上古天神卧榻所成。石后有洞,甚深,无人可探其底。”
  “传洞中有上古神力,每隔万年,即有神泉喷涌,可助淬炼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