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安吉拉嘻笑起来。
祝你们幸福,可以的话,我也想打扰一下呢!
(题外话:卫潇阳是卫南收养的,卫承是卫潇阳亲生的。我回头会改前面的bug)
第176章 番外 技术支援
卫书洵25岁那年,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李部长召见他,笑呵呵的问:“卫书洵,你现在还是硕士研究生对吧?”
卫书洵点点头:“是的,不过很快就要毕业了。”
“不急不急,硕士很好,硕士就对了。”李部长似乎很兴奋,乐呵呵的说:“有一项研究需要外派,时间是一个月左右,你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回去准备准备,出发时间我会发邮件通知你。”
卫书洵早已习惯外派的工作,四个航天城他都跑遍好几回,住处随时备着出差的行李,并不需要准备什么,直到出差前一天,接到李部长发来的邮件,才知道这次外派的目的地居然是俄罗斯。
9月的天气,国内还是一片炎热,俄罗斯已经微凉,卫书洵不得不重新收拾行李,同时打电话向邓宁维抱怨。邓宁维是这次外派的负责人,他通知发得太晚了,害他一点准备都没有。
邓宁维转笑:“我可是好心特意加上你的,你要是忙着写毕业论文也可以拒绝。”
“说什么呢,我当然要去啊!”
卫书洵早就想更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可惜航空航天太敏感,就算经常参加国际科研会议也不能交流。
别的科研都能交流,唯独航空航天,交流什么呢?
我们提升了精准度,导弹保证能直接打到你们总统府啦! ≥▽≤没错,如果要炫耀技术的话,就只有这种话题才能表达。
航空航天研究不只是让火箭飞到天上,它的真正发展目标,其实是导弹——这绝不是能和别的国家交流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航空城只能拿机器人西林去炫耀的原因。至少咱们还有个机器人,其他国家的航天城……呵呵,冷笑……
据说这招还真套到了不少情报,没办法,西方人比较直。
题外话暂且不表,总之,第二天卫书洵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军事机场,看到邓宁维等人时愣住了。
这次被派往俄罗斯的总共9人,卫书洵和邓宁维不提,两人都是某方面开挂的人物,另外7人,竟然也全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平常大家出国,都是有老科学家领队,这还是第一次全部由年轻人组成。
邓宁维将大家召集到一起,说道:“这次前往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支付了一亿美元,要求我们协助他们完成第三级火箭的技术支援,科学院这次选出我们几人,一是为了展现实力,二是为了让我们趁机学习,所以我们只做那一亿的份内事就好,多的绝对不要管。”说到这里,邓宁维看向卫书洵:“尤其书洵你,绝对绝对不要说多余的话。”
第177章 番外 技术支援
卫书洵无辜的举手:“如果我有疑问时要怎么办,长官?”
邓宁维想了想,说:“那就先跟我说,我确定能不能告诉俄罗斯。”
“好吧!”
一切就绪,众人乘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军用飞机。到达俄罗斯军用机场后,已经有一支部队前来接机。领头的自然是俄罗斯航空院的科学家,那是一名五十多岁,留着满脸大胡子,略有些肥胖的高大男人。他一开始热情洋溢的迎上来,待看到全是年轻人的科研队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过他仍旧有礼的和邓宁维握了握手,虽然两人没有见过面,但他知道邓宁维,毕竟他是被美国发布了通缉令的高科技人才。
“你好,邓,很欢迎你们的到来。”他用生涩的中文说,后面的话他还是改为俄语:“除了你以外,其他科学家呢?还没到吗?”
邓宁维身后的众人,完全被看成了助手。
“不,已经全部到达。”邓宁维用流利的俄语介绍身后的众人:“他们就是我国派遣的优秀科学家。”见男人皱起眉,邓宁维强调:“我不能向你透露他们的成就,但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有足够实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好吧好吧,如果不行我会向中方投诉的。”男人很直白的说,又笑着向众人介绍道:“我是阿历克赛,接下来的时间,由我负责各位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现在我先带大家前往航空科学院。”
他和邓宁维虽然都用俄语交谈,但卫书洵有学习机翻译,早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他人也从本国翻译那里听到了谈话内容,露出不忿的神情,不少人暗自打算要给这帮小瞧人的家伙一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