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坟挖出鬼_作者:君子在野(130)


  “资料倒是有,都没什么用。”林言叹口气,一指屏幕,“晋商的鼎盛时期在清朝,明朝时刚刚起步,这方面的记载主要讨论明政府实行开中法对商贾的影响,有名有姓的家族资料不多。”
  “倒是有一户段家,在明初用粮食跟布匹与北方镇边军队换取盐引,盐商起家,创始人叫段汝阳,但萧郁说的那个段逸涵生活在明中期,已经不知是他的第几代后人,要找哪那么容易,再说这附近保存最完好的晋商大院也只能追溯到明末清初,从遗址下手也不好办。”
  尹舟开了听可乐,咕嘟灌了一口:“没点卓越成就什么的?像电视里演的,乔家开拓茶路经营票号汇通天下,多牛逼。”
  林言无辜道:“这个段逸涵要真的是我,你觉得他经商有指望么?”
  “那倒是,散财童子还差不多。”尹舟嘀咕。
  “困难重重呐。”林言感叹。
  “啧,专业人士的精神,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我们制造困难也要上!”尹舟踌躇满志往上撸了撸袖子,“换我来,你下场休息。”
  “你能看的进史料?”
  尹舟大手一挥:“这你就不懂了,咱们得结合多方面知识,深挖洞广积粮,宁可错杀好几千不可放过一个,瞧着吧!”
  林言把座位让给尹舟,揉着太阳穴去洗手间,使劲洗了把脸,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前蒙了一层水雾,什么都看不清,水龙头哗哗的响,忍不住一拳把水流打的飞溅,暗骂自己:“费这么大力气,你他妈图什么!”
  镜子里忽然多了个影子,无声无息站在身后。
  林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一点动静没有,仗着是鬼就能老吓人?”
  萧郁拭去他脸上的水珠,轻声道:“对不起。”
  “别,听着怪别扭的。”林言关掉水龙头,转身倚着大理石台案,想了一会,“事到如今也不止为你,我自己也有点好奇,到底那个我是怎样一个人?”
  “想起一点又记不清的感觉真糟糕。”林言苦笑。
  回去时尹舟正呆头鸟似的盯着屏幕,见林言回来,把视线直勾勾的定在他脸上,林言晃晃脑袋,尹舟跟着转悠,活像朵迎风招展的太阳花。
  “我脸上长草了?”林言摸了摸下巴。
  “啧啧,神了,真像。”尹舟看看他,又看看屏幕,使劲冲林言摆手,“你自己来看,这人像不像你?”
  “像我?干尸还是棺材……”
  话没说完忽然停住了,屏幕上是一张烟黄的古画,很有时代特点的工笔淡彩,像老宅祖先祠堂里挂着的那些,人物虽不算写实,但面部神态捕捉的极为细腻,一名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头顶挽髻,穿圆领大袖衫,端正坐着,嘴角上扬,似笑非笑,落款处不知被什么刮去了,空落落的一片,比周围颜色浅一些。
  林言抽了一口冷气,把屏幕往自己的方向一掰,顿时惊得说不出话,尹舟说的不错,画中人太像他了,要说有不同,大概相比于他的和善,画里人物的眉眼更媚些,一双水波潋滟的眼镜,未开口便含三分情,神态酷似在凝视他的恋人,坐姿端正,衣履却很随意,石青衣褶重重叠叠,一直铺陈地上。
  萧郁也变了脸色,怔怔的伸手想碰屏幕上的画,被林言一把挡开:“哎,别摸,不是真的。”
  “是你说的段逸涵?”
  “是他。”萧郁一字一句道,“绝不会认错。”
  林言把视线投向左下角:“可惜没有落款和印鉴,咦,为什么偏偏把落款毁去了?”忽的凛然一惊,那张黑黝黝的无字牌位一闪而过,转头看向那鬼:“这难道是你……”
  “是我作的。”萧郁转过脸,对着窗外出神。
  屏幕上泥金色古画如一个穿越时空的幽灵,凭空出现在这里,像在故意提醒他们的曾经。
  大概是个阳春三月,他俩一个端坐于黑漆交椅,一个执笔站在案前,铺开一张宣纸,两人相视而笑,那段家的年轻当家把账本和算盘都丢至一边,媚眼如丝,凝视恋人才露出的痴迷神情,盯得人许久忘了落笔,宣纸晕开一滴圆圆的墨……也许就在今天的书房,林言故意木然,问尹舟:“你在哪找到的,我刚给你的博士论文?”
  “懒得看那玩意。”尹舟不以为然,“直接用关键字搜出的图片,原出处好像本教画画的书,《明清民间山水人物细考》,跟你说的那什么商人历史八竿子打不着。”
  “咦,有作者的联系方式,要不要问问看?”尹舟兴奋地搓着手,“说不定是那什么段家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