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墨道长的拂尘_作者:龙曜(105)

2019-11-13 龙曜

    有人闯入府衙了。

    耶律儒玉拿起衙役才倒上的新茶喝了一口,漫不经心地向厅外一睨,又收回眼神,坐在在椅子上稳如泰山。

    下一秒,府衙的高墙上突然出现一团白色的人影。

    几位修习武功,耳聪目明的人,不仅能瞧见那团白色人影修长匀称的身形轮廓,还能清晰地看见那人俊美矜贵的面孔上布满的青黑色血丝。那些血丝如枯老的树根一般,枝枝杈杈地攀满了白衣人整张面庞,斜飞的剑眉下,是一双全部漆黑,像对黑窟窿一样的眼睛。

    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是俊美的。

    他手中抱着的似乎是一个人,看到烛火通明的厅内齐齐像土拨鼠一样望过来的众人,那张原本毫无表情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不耐,随手便将怀里的那人扔了出去。

    墨麒来不及思考,第一时间本能地纵身而出,接住了被扔下的人,方才抬头看向高墙。

    那双黑洞洞的眼睛实在是太熟悉了。

    “难道又是那个影子人组织的……”宫九紧紧蹙眉,敲了敲手中的折扇。

    他们的反应倒还算平和。

    ——却有人的心情不能平静。

    “——玉堂!!”展昭倏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双腿已经本能地冲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冲了过去。

    白衣人已经消失在高墙后了。

    包拯甚至没来得及喊住展昭,展昭就已经一阵风似的,随着那道消失的白影跑的无影无踪。

    公孙策震惊喃喃:“刚刚展昭喊得什么?玉堂?难道是白玉堂?可白玉堂不是已经……”

    ——已经死在冲霄楼里了吗?    “怎么会?!难道当年冲霄楼里的那具尸体, 不是白少侠的?”包拯本能的陷入沉思。

    包拯与公孙策两人, 年过三十, 因长年劳形案牍之故,皆未成家。因此在性格开朗讨喜、又极为聪颖的小展昭来到开封之后,两位长辈便将一腔慈父之情统统投注到了展昭身上, 将小展昭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包容,说他们是看着展昭长大的也不为过。

    白玉堂作为展昭最投机的挚友,与开封府的关系更是亲近, 包拯与公孙策几乎是将白玉堂看做自己桀骜叛逆的二子, 当年痛失白玉堂后,开封府亦是为白玉堂整整挂了两年白纱。

    而现在, 在他们终于稍微平复了心口伤痛的如今,竟在河西奇案中意外发现白玉堂并没有死?!

    包拯与公孙策一时震惊狂喜, 一时悲伤不解,数年来积压在心底、不敢揭开封盖的感情顿时涌上心头, 叫两个大宋有名的睿智之人都齐齐怔在原地。

    不过现在,并不是放纵感情占据大脑的时候。

    墨麒声贯内力,打断了公孙策和包拯的惊愕:“公孙先生!”

    他怀中的梅师爷双目紧闭, 面色惨白。梅师爷的喉咙被一刀利索地割开,腹部高高隆起, 鲜血早已湿透了衣衫, 将墨麒新换的竹青道袍也染上了血。

    墨麒匆忙将梅师爷的身体放平, 把手垫在梅师爷后脑之下, 伸指探了梅师爷的鼻息, 几不可闻。

    “梅师爷!”公孙策缓过神来,立即倒抽了口凉气,拔腿跑出大厅,“我的银针呢!”

    包拯也匆匆一路跑了出来,在梅师爷身边停下,面色难看:“可还能救回来?”

    包拯问是这么问,但其实心里已经没抱什么期望了。

    公孙策还要银针,无非是因为梅师爷还有鼻息,医者仁心,他还想再尽量而为一下。但谁都知道,已经伤成这样,梅师爷不可能还有活路。

    公孙策没有说话。

    但墨麒却开口了:“能。但要快。”

    包拯本因公孙策的沉默而一沉的心,顿时猛地一跳:“请道长出手相救!”

    墨麒没再耽搁,当即一手从腰间取下了指头大的酒坛子,一手振袖抖出自己的银针包,捉住扔给公孙策,简短有力地道:“九公子,封穴。公孙先生,把他肚里的东西取出来。”

    宫九也不是爱废话之人,墨麒话音未落,宫九便已出手,五指拈作兰花之姿,如风中翻飞的蝴蝶一般,迅速连点梅师爷的周身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