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墓里并没有出土太多的玉石珠宝一类价值不菲的陪葬品,更多的价值在于墓里文字的解读。
朝南的存在证实离火族的存在,而这座墓的存在则是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从未了解过的民族历史。
现在墓葬发掘已经初步完成了,后期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林教授看到朝南来了很是亲切,急忙走过来:“朝南啊,今天找你来有件要事商量。”
朝南:“何事?”
林教授:“是这样,既然这墓碑里记载了圣梵山的相关事宜,我决定到院里申请一次考古调查,去圣梵山。”
“我并没有去过圣梵山。”朝南说话不带点弯的直白。
林教授一听先是一愣紧接着笑道:“这个我知道。所以这次不仅是想问问你的意愿,同时也想问问小楚你愿不愿意。”
楚凡当即出声道:“林教授可能不知,我是去过圣凡山,不过遇到些很棘手的事,直接跟您说吧,相当危险。”
“这……”这是林教授没想到的。毕竟他所去过的考古现场从未遇见过任何危险,自然这个因素一开始就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这个提议算是无形之中就被否定了,毕竟他只是个大学教授,整个考古学院都是些书生而已,光是那座山就像是无形的阻碍。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朝南。虽然他不曾去过山巅之上,但从小生活在山脚下对着一带还是有些了解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山洞或许有着他想知道的秘密。
林教授作为考古实验室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反而今天的应花风闲下来没事做。
楚凡随便在一旁找了个椅子坐下来研究起应教授给的《山河志》。
《山河志》大致是讲述的西南地界上的山河奇闻,有点类似于一部缩减版本的《山海经》。其中内容也分为“山”、“河”两部分。
圣梵山只在其中占了两页,关于离火族也只有两段简单的文字。
大致内容就是约在南北宋的纷乱年间,一支来自战乱地区的村民由其村长带领着南下来到了西南山间。逃亡中无意间寻得一山遂入定居,此山名为“圣梵山”。
这是其中第一部分内容,接下来的第二段内容则讲述了此村是如何自立门户成为“离火族”。
记载的内容简单并没有朝南讲述传说细致,更多只是猜测立足于冰山脚下的山村因受寒冷的侵扰而崇尚火,而取名离火族;再有一说此山多精怪,遂求得离火驱之,故名为离火族。
应花风在旁边也拿着本楚凡没听说过的《百喻经》。
这书呆子果然对这些深奥难懂的书相当感兴趣了。楚凡翻完了关于离火族的相关内容后便不在看手里的《山河志》。
楚凡:“应花风,你看过这书没?”楚凡扬了扬手里的书问道。
应花风看了一眼楚凡,又投入到自己的书里。半响估计是看完了当前一章才从衣兜里掏出个书签卡在当前页再慢悠悠地合上书。
应花风带着点不屑的语气回答道:“我当然看过。”
“……”楚凡:“那你给我讲讲?”
应花风:“你不看了吗?没看懂?”
楚凡心里吐槽了千百遍当然没能说出口。比起朝南的闷这哥们儿完全是来自文化人的嘲讽让楚凡暗暗不爽。
楚凡:“行吧,不讲算了。”你楚大爷也是有脾气的,你不讲我还不乐意听了。
实在闲到无聊的楚凡只能玩玩儿手机打发时间,应花风则又打开自己的书继续看下去。
还好今天剩余的部分内容很快就完成了,朝南和林教授一起出现在楚凡视野里时,楚凡感觉自己总算是解放了。
午饭林教授做东请了整个实验室里人吃饭,楚凡作为朝南暂时的“监护人?”自然也一同前往。
朝南是个慢热的人,习惯了和村里人接触对外边的交际礼仪几乎一无所知。
作为客人的朝南自然坐到了林教授的右手边,饭桌上林教授仍旧有意和朝南聊天。不过朝南又恢复了往日里的“朝南状态”,除了离火族相关问题还能对说几个字,其他多数问题都是“嗯、对、好”这类简单的一两个字回答。
一顿饭下来楚凡感觉自己简直像是遭了罪,一边要帮朝南解释那些对他来说奇奇怪怪的菜,还要负责回答那些被他忽视过去的问题。
“走吧,咱们先去退房然后回家吧。”这次的大学之旅算是结束了,虽然问题还没能找到解决办法但是至少有了一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