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里悟空跟着姑娘们刚给老太太请过安,贾母命都坐了吃果子,又各自赏下一件大毛衣裳。
丫鬟们帮着主子穿上,贾母瞧着堂下整齐站着的五个孙辈,笑的合不拢嘴。
凤姐一进门见此情形,忙凑趣道:“瞧瞧这些姊姊妹妹,活生生把我比下去了,也不知道老祖宗给没给我备一件衣裳,穿上了好遮遮羞……”
贾母笑道:“我这可没有衣裳给你穿。只把大姐儿姐弟两个抱来,他们的东西是不缺的。”
凤姐作出委屈模样,拉着老太太一通撒娇卖痴,教黛玉几个笑的肚子疼。
贾政领着林如海走到院中,听见里头一片笑声,便道:“到了年下,果然人人都喜气。”
小丫头通报进去,鸳鸯亲自来打帘子。林如海先给老岳母请过安,这才在几个姑娘脸上匆匆扫过,朝黛玉道:“姊妹们各有节礼,劳玉儿一一分送。”
黛玉应了,起身和姊妹们笑着往外头去,凤姐混在里头也走了,独留悟空不动如山。
林如海也不避讳他,先问了老太太身体,这才说起那甄家之事。
贾母点头道:“怪不得伯端那孩子不来了,原是去金陵公干。”
林如海略一踌躇,道:“甄家和府上是通家之好,这时却要避避嫌疑,不要被牵扯到里头。”
贾母不好家丑外扬,只含笑点头。
田远志在贾政书房里和那班文人清客说话,因林如海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连带着他也受人尊崇,很是受了一番吹捧。
午间林如海陪着用过饭,这才携女儿归家。
黛玉被丫鬟们簇拥着回了屋里,林如海仍和田远志去书房里说话。
“政公是个风雅人,那些清客却不像是正经读书人。”
林如海不关心这些,只问:“你瞧着可有什么不妥当的?”
田远志摇头,“出来时还见他们府里舍饺子给乞丐吃,不像是财政吃紧的样子。”
林如海一想女儿新得那件大氅,上头都是水滑的上好风毛,几个姑娘全得了,确实不是缺钱的样子。
他稍稍放下心,又觉奇怪:“他们家那园子少说耗费了几百万之巨,又没什么进账,竟不吃紧?”
他暗示甄家的事,老泰水一脸安然淡定,绝不是收了他家银子的模样。
“许是有什么暗处的买卖。”田远志倒看的很开,“他们这样的人家,那不了解底细的只知道是国公府,可不是处处巴结奉承?白送几万银子去,人家不收他还不乐意呢。”
林如海被他说的一笑。
只要荣国府不掺和在里头,宁国府却是和他不相干。
林如海摸摸胡子,想起来还不曾和女儿说自己升官的事情,忙抬步往后院去。
黛玉听说父亲一跃成了文臣之首,便笑道:“文人自来相轻,爹爹往后只怕连诗都不能写了。”
林如海道:“老夫的诗句,那些俗人又怎么看得懂?全不如我一个玉儿。”
黛玉让他说的羞涩,垂了脑袋不说话。
陪着女儿论了半日诗词,外头忽报有客来访。
林如海便放下书卷,摸摸黛玉头发:“那两个句子你再斟酌斟酌,爹爹去去就来。”
目送父亲出门,黛玉随手把那圈出来的半阙词改了,放在案上晾着。
雪雁眯眼笑道:“姑娘早得了,怎么憋着不说给老爷品品?”
黛玉拿那做剩下的荷包继续绣,答道:“总要让爹爹急一急,万一想出个更好的呢?”
紫鹃和雪雁相视一笑,拿这一对父女毫无办法。
那来林府拜访的不是旁人,正是曾在他们家里教书的贾雨村。
林如海客气地把人请进书房,先斟了热茶给他暖身子,才笑道:“这大雪的天气,时飞兄怎么来了?”
贾雨村拱手道:“林公而今位列三公,化当不得一声‘兄’。”
林如海笑意一淡,复又道:“昔年小女蒙你教诲之恩,何必这样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