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圣娶亲_作者:一窈风(74)

2019-12-20 一窈风

    皇帝政事再忙,至少隔个一两日总会来看她一番。而今整整半月不曾见他踏进凤藻宫,元春便有些发慌。

    被禁足过一回,她认清楚了自己的分量,也更看重帝王的恩宠。

    “抱琴。”

    抱琴应一声,元春吩咐道:“小厨房炖给本宫的补品,盛一盅出来,带着随本宫去见圣上。”

    抱琴嗫嚅一声,不敢劝她,忙取了披风为她系上。

    皇帝见了元春来,心底有些复杂情绪萦绕。

    贤德妃一切都好,却偏偏是贾家的女儿,又是靠着北静王、甄太妃到了自己身边……

    他在那圆滚滚的肚子上凝一眼,揽着人坐下,“临盆将近,还是要小心一些。”

    元春羞涩一笑,靠在他胸膛上,柔声道:“孩儿久不见父皇,不肯消停,臣妾就来了。”

    皇帝心底一软,温声哄她道:“朕忙完这一阵,就每日陪你用膳。”

    元春知道他爱自己娇俏,因而刻意嗔道:“陛下有什么难决之事要思量这样久?怕不是在这殿中金屋藏娇,怜惜哪位妹妹呢!”

    皇帝果然哈哈一笑,去那御案上取了林如海的折子来,“说来,此事也与爱妃有些干系。”

    他既然拿来给自己看,便不是什么不能看的东西,元春伸手大方接过。

    那折子通篇述职,言及扬州盐政,让她心底一动,匆匆去看落款。

    “林海……”元春抬眼看皇帝,“臣妾娘家姑父,仿佛也是这个名讳呢。”

    皇帝在她鼻端轻轻一刮,“爱妃淘气,可不就是你那娘家姑父,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

    元春倚在他怀里,让他摩挲自己的肚子,“看着折子,林姑父是回京述职了,陛下烦心何事?”

    “烦心给爱妃姑父点个什么官职。”皇帝试探道,“礼部有个尚书的缺,原是朕留给他的。但他忽又立了奇功,一个尚书打发不得……”

    元春思及黛玉,心底微微一喜。

    林如海得了高官厚禄,提升的是黛玉的身价。到时两个玉儿成就姻缘,就全是自家的助力。

    她抚着腹部,柔柔一笑,“姑父既然忠心得用,陛下就是给他个七品的县官,想来也不会有异议,又有什么不能打发的?陛下只是不忍屈才,想来已经心中有数,臣妾可不敢干政。”

    皇帝甚觉满意,命抱琴盛了两碗汤来,和元春对坐喝了,以御辇送她回凤藻宫。

    元春乐意以此殊荣警示六宫,略推辞一番,就大方受了。

    抱琴对天子的无情记忆太深,见大姑娘靠着一碗汤、几句话就换来了这样的恩宠,还有些如坠梦中。

    “林如海要高升了,记得提醒本宫备下东西给林妹妹。待到重阳那日,借着给老太太的赏赐一道捎过去。”

    抱琴迟疑道:“那薛姑娘可要……”

    元春眼中划过凌厉,半晌才轻抚腹部,“比着家中三个妹妹吧。表妹同亲妹妹一例,已尽足了情分。”

    若是两个表妹都比着三位小姐,自然是亲如一家的盛意。可一个薄一个厚,就难免……

    元春脾性越来越难以捉摸,抱琴不敢造次,只能把话默默咽下。

    端午的节礼厚薛薄林,重阳又反过来,偏偏林大人高升就在眼前,实在……太落下乘。

    元春去后,皇帝在御案边沉思良久,终于提起朱笔,写下一绢圣旨。

    圣旨传到林家,林如海正在书房品评女儿的清辞丽句。

    传旨的太监进了门,林如海焚香沐浴换了衣冠,恭敬接下圣旨。

    点了礼部尚书。

    林如海知道这是暂时不动忠顺亲王和甄家的意思,默然领会。

    妥帖送走了宦官,林如海命人告知黛玉一声,免她忧心害怕。自己握着那卷圣旨往外间书房去。

    田远志倒很是欢喜,与众人一道贺他升官。

    林如海摆摆手,又嘱咐道:“北静王府也分出些精力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