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些女孩坐在病床前玩着《玩偶物语》,一旦进入游戏状态,很容易让人发现邪魔的气息。
欧阳如玉也是因为敏锐的感知,所以察觉到《玩偶物语》的不对劲。
这次什么都没发现,如玉并没有深想,她看了眼聚在周围毫无灵性的邪魔之气,轻松自若道:“走吧,结账离开了。”
站起身子往外走,聚在她周围的邪魔之气也缓缓跟着移动,仿佛是认准了她这个人。
欧阳如玉眼里划过一抹兴味,她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暗中对付她?
区区毫无灵性的邪魔之气对她不起作用,哪怕黑压压的围成一团组成一个新生的邪魔,她也丝毫不害怕,于是就这么任性的把这团邪魔之气给留在身边。
在赵晓雪跟欧阳如玉离开时,《减压记事簿》上的广场仍不断刷新大家怨气满满的留言。
除了零星几个很奇葩专门冲着搞笑去的,大部分都是发泄心情。
【他怎么不去死!怎么不去死!!人渣,败类!猪狗不如!他就是一个畜生!】
【真想拿把菜刀一了百了,都是因为她的错,心机婊!
如果不是她故意骗我,我就不可能会被推去饭局!也不可能被人骗了身子!】
【好想掉她的伪装,那么傲慢,仿佛不将一切都放在眼里,她不过就是个孤儿,凭什么大家都喜欢跟她玩!】
:。: 欧阳如玉眉头微皱,在众多犯案手法中,随机作案算是难以把握的一条。
随机作案,挑选的作案地点跟受害者都是随机的。
人的心思很复杂,随机抽取要结合那一天那段时间遇到的某个人,某件物或者某个事,才能分析出犯人为什么要选取这个人当受害者。
根据已有的案例来看,不难发现随机作案犯人选择受害者十分儿戏,有的随个人喜好——。
亦或是,有的更加无厘头——等等。
选择受害者非常随意,让人捉摸不透规律,不好分析下一个受害者在哪儿。
如果能够摸索犯案者的犯案规律,一切都很好说了。
他们可以提前一步守株待兔,彻底揭露邪魔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手法致人死亡。
看见欧阳如玉进来了,李正贤没有跟电话里的人继续交谈,聊了几句就挂掉电话。
他刚要开口问欧阳如玉考得怎么样,却被如玉抢先一步问:
“有没有受害者分析,既然是随机作案,很难确定犯罪嫌疑人,那不如从受害者身上下手?”
李正贤嘴角扬起一抹苦笑,“大家都很清楚随机作案的困难性,这完全不受客观规律所影响,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让犯人改变心思。
而且这是随机做案,被挑到的受害者也是随机的,他们没有任何关联。
经过我们的调查,有的受害者性格不好,经常骂人,而有的受害者则是天真开朗活泼,招人喜欢。
有的是性格阴沉,有的是四处逢源,有在社会上地位高,也有的只是普通职工。
唯一勉强能够找到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拥有社交,出现在庞大的社交网络上,在现实世界里也拥有朋友。”
欧阳如玉无奈摇头,“如果在网络上没有社交,现实生活中也没有朋友,那的确没什么安全隐患。”
虽然说起来有点无奈,但这样的人最安全也是最危险的。
没有社交,就代表完全不会得罪人,连矛盾冲突都没有。
但同时因为没有朋友,连父母也不甚在意,所以他们可能死了好几天都不会被人发现。
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实。
欧阳如玉沉吟了一会儿,道:“会不会跟我上次遇到过的《玩偶物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使用网络的形式,最是让人防不胜防。”
李正贤点了点头:“昨天已经跟你说过了,上边已经有人在调查,只是最近上线的APP较多,我们又不是网络上的专业人员,所以调查进展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