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阿的视线落在她红艳艳的唇上,丰盈润泽,忍不住抬手抚了一下,才若无其事的转身道,“走罢”。
莲回愣了愣,这才捂着嘴,御起纵云链紧随其后。
离弥罗海不远的地方,正好金乌西沉,残阳似血,倒映在辽阔海面,海天一色。
莲回指着远处喊道,“是个小渔村”。
那是在海岸的回水处,停着许多的渔船,出海捕鱼的渔夫划着船,缓缓回来,静谧而安宁。
有靠岸的船,早就守在一旁的妻儿,帮着拉扯着渔网,
看着里面活蹦乱跳的鱼儿,露出欣喜的神色。
渔民宝贝似的捧着一个大蚌,取出里面莹润的珍珠,放到妻子手里,
又从腰后取过一只海螺递给孩子玩耍。
久违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眼前的渔民,没有丝毫灵力,不能修行仙法,只能靠捕鱼为在生,
仙界是地位最低的存在,可他们,却拥有最简单的幸福。
“若是我们的寿元只有六十年,该是如何度过?”,莲回轻声问道,
她偏头望着纤阿,“还会花这么长的时间,让我去猜疑、去恨你吗?”。
纤阿摇了摇头,“我会带着你走的远远的,躲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莲回嘴角微扬,拉着她往渔村走去,“看腻了海上景色,不如我们去渔村转转罢”。
两人的身影出现在渔村时,引来了不少围观,
毕竟,渔村的人世代都生活在这里,少有见过外人,不免好奇打量着,
可眼神里又透着几分忌惮和惧怕。
“两位看上去仙风道骨,身怀灵力,可是仙真?”,一个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头走出来,
“桂玉村已经快百年没有见过有灵力的仙族了”。
“哇,是神仙咧”,“仙女”,旁边的小孩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张大嘴喊道。
纤阿后背微绷,莲回知她不喜这种场面,便说道,
“不便打扰,我们只是瞧着此处热闹,过来看看,这就走了”。
“你若想留在这里,停留两日也是可的”,纤阿说道。
“好像有点打扰到他们了”,莲回挠着头,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从渔船和破旧草屋里钻出来,好奇的围着她俩打量,低低议论着,
“我们在山上落脚,看渔村景致也是好的”。
话音刚落,纤阿就转过身,应道,“走罢”。
莲回憋笑,“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好吵?你...”,
话没说完,就见人群里冲出一个四十来岁,皮肤黝黑的渔民,跪倒在两人跟前,磕头道,
“求两位仙子救救小女!”。
纤阿微微皱眉,脚步不停,就听得身后咚咚的磕头声,
莲回拉住纤阿,转过身,问道,“你女儿发生了何事?”。
那渔民娓娓道来,他叫苏广,夫人体弱多病,常年卧榻,生有一女,名叫苏蒲,
因家中贫困,故苏蒲也随他出海捕鱼。
一个月前,苏广和苏蒲捕鱼路过东耳村,想要泊岸给夫人换些药,
半路遇到一个道姑,那道姑穿着破衣,手里拿着一枝灵芝,满面青气,好不吓人。
道姑只是对两人说道,“让他们渡她到前面,就将灵芝算船钱”,
苏广问道姑要渡她去哪儿,道姑却说叫,“过彼岸”,
还疯疯癫癫的唱起歌儿,“我是蓬莱一小仙,与卿相识不知年,因怜贬谪来西海,愿献灵芝续前缘”。
苏蒲看中道姑手里的灵芝,大夫说她娘若能有灵芝服下,便能调养好身子,便上前合掌道,
“仙姑要渡到岸,我就渡你过去,那支灵芝可否相赐?”。
道姑说,“女菩萨发慈心,渡我过去,这支灵芝,岂敢不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