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跟妈妈一并回了祖屋,董小槐端着一把竹椅子在前段端坐着,活像个守门的狮子,看到董小葵进来,哈哈一笑,说:“哟,姐,你穿得跟女英雄似的。战袍都披了,看来今天是痛打匪寇了。”
“没大没小,一家人,你说这种话就不怕伤了和气?”董小葵扫他一眼,又到处瞧瞧,见这祖屋也没别人。
“和气?你不知他们多么可恶,算了,你没亲眼见到,哎呀,尤其是六叔两口子。”董小槐一边吃饭,一边撇撇嘴说。
董小葵看了看宅子,心里的思路是越来越明了。然后对董小槐说:“一会儿,开祠堂,我来处理,你只需在一旁就是。”
“小葵。”妈妈喊了一声,十分担心。
经过京城的事件,董小槐自然不担心,于是劝妈妈,说:“妈,姐从小就有分寸的,你放心好了。”
董小葵在老宅里转了一圈出来,说:“我先去拜见族长。”
“姐。”董小槐喊了一声。
董小葵一笑,说:“难不成你期望你姐姐是武林高手,来打架的?咱们目的是不卖这宅子。”
“不是。是那老头固执。我也没少给他讲道理,甚至还求他来着。”董小槐撇撇嘴。
“一会儿再说吧。”董小葵笑了笑,出了门。
族长属于她爷爷辈的,算作是她爷爷的堂兄,排行第三,所以大家平时都喊他三爷爷。董小葵去的时候,三爷爷正在屋檐下的青石板上坐着梳胡子,胡子全白了,他梳了梳,又将蓝布的长衫理了理。这件长衫已经有些念头了,在董小葵的记忆中,三爷爷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者本族有人婚丧嫁娶时才穿。
“三爷爷。”董小葵在门口拉了拉铜环,园子里的大黄狗顿时叫了起来,似乎要挣断链子扑过来。
三爷爷眯了眯眼,董小葵笑着说:“我是董小葵,我回来看您了。”
“小葵?”三爷爷又继续看了看,那样子也不是眼神不好,大约是戒备心十分重,毕竟她家是反对卖宅子的。
董小葵手中是有礼物的,那是早些天听说宅子的事,就置办下的,一只造型别致的烟斗。
“是我。”董小葵笑着走进去,像是小时候那样,挽着三爷爷的胳膊说:“我在京城啊,说话都得说普通话,可是想家了,对了。三爷爷,这是给你的礼物。”
三爷爷自然不要,一推,说:“你为宅子的事来的吧?你就搬了金山来,我也不会为你们少数人改变什么的。”
董小葵自然是为宅子来,可是她向来不走这么愚蠢的路线。
她呵呵一笑,说:“三爷爷,你可是说错了,这礼物,是孙女我孝敬您的,这是咱们之间的感情,私事。至于宅子的事,我要说,也不会在三爷爷家里,那是咱们董家的大事,得在祠堂。”
三爷爷瞧了瞧她,还是有些戒备色,语气却已经缓和一些,说:“小葵大学上完了?”
“大三完了,开始实习一年,就正式毕业了。这不是太想家,所以回来看看,过一阵子去实习。”董小葵很自然地帮三爷爷裹叶烟。
“嗯。出去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这说话谈吐就是要高些。”三爷爷接过裹好的叶烟,点了起来,也是将董小葵送来的礼物,放到了黑木方桌上。
“谢谢三爷爷夸奖。”董小葵笑得甜甜的。与这三爷爷聊了一会儿,等到那边开祠堂的钟敲响。她便是挽着三爷爷去了祠堂。
大约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董小葵会以那种方式出现在祠堂,一时间,有些人就按捺不住,喊了一声:“族长,人家周董今天可是要来跟我们正式签字了啊。”
三爷爷瞪了那人一眼,不悦地说:“你急什么急。”
众人都噤声,待族长入座,这才说到卖祖屋的事,大约是说这祖屋历史太久,问题太多,修葺需要很多费用,而这几年,大家都在外面安家落户,就连继承人的担子都交不出去。
“唉,我这把老骨头也许明天就黄土埋了。”三爷爷感叹。
众人也是唏嘘,这会儿六叔倒是说话了,问:“小葵,你也是知书达理的,这现实在这里,还不如卖了省心。”
董小葵只是笑,一字一顿地说:“我还没有要到败家的地步。”
这话尖锐,直接就惹怒了六叔,叫嚣着说:“你什么意思?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