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水先生_作者:青枫垂露(106)

  孙闻溪话锋一转,语气里难掩失落,刚刚才活泛了些的气氛又低落下去。

  夏景生最吃不消他这副模样,松口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又成功套路了一次,孙闻溪强忍着笑。

  与此同时,夏家夫妇经过几天时间的消化,也算勉强认可了孙闻溪和夏景生是天作之合这一说法。

  此刻,夏姨娘正拿着账本给夏功成过目。

  夏功成原本平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将那账本狠狠地砸在了地上:“我放心把家中的帐交给你管,你就管成这个样子?”

  夏姨娘虽然心虚,却仍旧争辩道:“家中每月的进项都很少,开销又大,我难不成还能变出银钱来!”

  一提起这个,夏功成就生气:“我看景瑞之所以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就是随了你这个娘,昔年月儿还在时,我在外打拼,她把家中的帐管得极好,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夏姨娘最听不得他提夏景生的母亲,当即恨声道:“她要是那么有能耐,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命给赔了进去!”

  “你住口!”夏功成喝道。

  夏姨娘见他动了真火,立马闭嘴,不敢开口了。

  “景生的婚事,无论如何,都要办得风风光光才是,帐上没有银子,就拿些古玩去当,断不能在孙家面前失了礼数。”

  夏姨娘听得一阵肉痛,如今厂子倒了,家里本就没有赚钱的活计,最值钱的就是些古玩字画。

  “老爷,你何苦和孙家比,那日他们开的车子,随便一辆就抵我们几月的开销,我们当再多的古董,也凑不到这个数啊。”夏姨娘嘀咕道。

  “老爷!”夏姨娘急了,“我这儿实在是没钱啊。”

  “你日前不还在珠宝行打了一套新首饰吗?就那套吧。”夏功成并不理会夏姨娘的诉苦。

  “那是我新做的首饰,统共还没戴几次,夏景生一个男的,要那些个首饰做什么?!”

  夏功成最烦的便是夏姨娘这小门小户的做派,没好气道:“那便去当了银钱给景生!”

  这会子,他又念起林月的好来了。

  至少林月家境阔绰,从不曾为了这等事情计较。

第四十五章

  林月是江城有名的林记绸缎庄老板的独女, 家境殷实,嫁与夏功成之时, 人人都称赞这是一桩美满姻缘。

  只可惜, 一场车祸让一切美好毁于一旦。

  林月葬礼后不久,林父亦随之过世,林家的产业按理说是要交到夏景生手上的。

  只是彼时夏景生年幼, 绸缎庄的生意暂时由林母打理。

  如今夏景生即将成婚,于情于理都该知会林家一声。

  夏功成给林家修书一封,托人带到林记绸缎庄。

  不久后,林家回信说,想见见夏景生与孙闻溪。

  对于外祖父母, 夏景生已经无甚印象。林月鲜少回娘家走动,夏景生与外婆家亦不相熟。

  到现在, 夏景生连林家二老的相貌都记不清了。

  孙闻溪站在廖记茶庄的货架前, 看着各式各样的茶包,问道:“景生,林老夫人爱喝哪种茶?”

  夏景生想了一阵,摇了摇头:“记不得了, 小时候我去过绸缎庄,印象中二老都是爱茶之人。”

  廖记茶庄的老板在一旁听着, 忽然开口道:“你们说的, 可是林记绸缎庄的林老夫人?”

  孙闻溪点头道:“正是。”

  “啊哟,那你们可算找对人了,林老夫人最爱喝我们廖记的水仙种, 当年林老爷还在时,每个季度都来我们这儿订货呢。”

  廖老板说得兴起,夏景生心里却颇为歉疚,他甚至还没有一个外人清楚林老夫人的喜好。

  他脑海中对林老夫人没有半点印象,直到夏景生见了真人,才因着老夫人亲切的态度,缓和了疏离感。

  林老夫人早已是耄耋之年,却还由人搀着亲自出门迎接两位晚辈。

  夏景生握着她枯槁的手,喊了声:“外婆!”

  林老夫人很是高兴,早已瞧不太清的眼睛里露出慈祥的笑意:“是景生呀,快进去。”

  林记绸缎庄是老字号,如今由林老爷的徒弟代为打理,所制的绸缎、布匹,在江城有口皆碑。

  夏景生与孙闻溪将林老夫人扶进屋内,这绸缎庄乃前店后居,林宅就在铺面后方院子里。

  穿过铺面,就能瞧见一处两进的院落,院内花木繁茂,环境清幽。

  夏景生在客厅坐定,抬眼打量着四周的陈设。与夏家硬撑门面的风格不同,林家的宅子十分朴素,并无奢华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