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水先生_作者:青枫垂露(240)

  按方抓药喝上月余, 方能痊愈。

  方中所用药材, 有价高者如龙涎香,亦有珍稀者, 如那藏地的三指雪莲。

  这些,夏景生都可托人寻来。

  唯有那水蛭入药, 让玄虚无法消受。

  水蛭乃活物,以其入药, 等同杀生。玄虚作为出家人, 是断然不能服用的。

  夏景生深知龙虎山戒律严明,一时却又寻不到合适的替代药材。

  玄虚的病便这般拖下去,身子日渐消瘦, 颇有油尽灯枯之势。

  旁人对玄虚的病况揪心不已, 他本人却很看得开。

  甚至还笑着冲夏景生说:“都说师弟是神算, 或许真应了你那句‘幡扬人活,幡倒人亡。'”

  玄虚这话本是玩笑, 可在夏景生听来,却隐隐带着宿命感。

  夏景生心情郁郁,孙闻溪日日与他同床共枕, 自然有所察觉。

  这一日,夏景生睁眼时,瞧见孙闻溪倚在床头。

  目光相触的一瞬, 夏景生忆起昨夜的疯狂放纵,登时红了脸。

  孙闻溪见他害羞,笑道:“成婚这么些日子,景生还未习惯?”

  “既如此,不如我们再来温习一次……”眼见着孙闻溪言谈间越发放肆,夏景生忙转移话题:“你今日不上班?”

  孙闻溪偸了个香:“今日休假,带你去个地方。”

  等到了地方,夏景生才知道,孙闻溪领着他到了江城一处慈幼院,院里的孩子大多是孤儿,也有少数贫寒家庭,将孩子送到此处寄养。

  孙闻溪一进门,慈幼院的掌事便笑道:“孙少,您来了。”

  孙闻溪熟门熟路地走进内院:“近来可还好。”

  “托您的福,一切都好。”

  这会儿正是自由活动时间,院里的孩子一见孙闻溪,登时一窝蜂地跑过来,将他团团围住。

  夏景生站在一旁,目露诧异。

  掌事的解释道:“孙少每回来,都会带许多吃食和新鲜玩意儿,孩子们都盼着他来。”

  夏景生察觉到掌事一直盯着他看,抬手抹了把脸:“我脸上沾东西了?”

  “哦……非也,非也。”掌事摆手道,“是我唐突了,只是觉得先生的面相,与那画中之人十分相似。”

  “画中之人?”夏景生话音刚落,便听那被猴孩儿们围追堵截的“猴儿大王”说:“谁能把那边的先生逗笑了,我便送他礼物。”

  夏景生瞬间成了孩子们围追堵截的新目标。

  机灵的小孩儿使尽浑身解数,又是扮鬼脸,又是讲笑话,逗得夏景生忍俊不禁。

  “笑了,先生笑了!”有眼尖的孩子瞧见了,兴高采烈地跑到孙闻溪跟前讨赏。

  等所有的孩子都领到礼物,夏景生笑得腮帮子都酸了。

  脱了身的孙闻溪笑眯眯地走过来,搂住夏景生的腰:“终于笑了。”

  夏景生瞪他一眼:“你干的好事。”

  “谁叫你这些日子都板着脸,古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今有孙闻溪好礼赏顽童博景生一笑。”孙闻溪说。

  孙闻溪的一席话,把掌事都逗笑了。

  夏景生想起方才的未尽之语:“那幅画……”

  掌事笑道:“先生请随我来。”

  孙闻溪与夏景生一同进入内室,房门一开,夏景生便瞧见那墙上悬着的画卷。

  画中的女子骑着一匹高头骏马,英姿飒爽。

  面相的确与夏景生十分相似。

  “就是这一幅。”掌事说。

  夏景生凑近细看,画中女子的穿着并不像是汉人,倒像是苗人。

  “这画中之人莫不是……我娘……”夏景生心下惊诧,可更让他诧异的是,孙闻溪问掌事:“这画是谁让挂的?”

  “孙少,这是孙夫人当年吩咐挂的,这一挂便是十多年了。”掌事简单的一句话,在夏景生与孙闻溪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先前孙闻溪在北地,自然也不知道江城慈幼院的内室中,挂着夏景生母亲的肖像。

  “难不成,我娘与你母亲是旧相识?”夏景生迟疑道。

  孙闻溪的惊讶不比夏景生少,他竟从不知,自己的母亲与夏景生的娘还有渊源。

  可如今两位女士皆已离世,真相究竟如何亦无从考究。

  孙闻溪笑道:“景生,或许这便是命中注定,我们有缘。”

  恰在此时,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嘴里呼喊着:“不好了,不好了,二娃生病了。”

  夏景生与孙闻溪对视一眼,随掌事一同前去查看。

  到了地方,只见那叫二娃的男孩正口吐白沫,眼瞧着出气多进气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