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余生_作者:齐氏孙泉(20)

为了以防万一,敖木还囤积了不少的中医医书,以及这些年来,中医研究人员最新成果的论文和结论。

等这些都准备出来了,剩下的能想到的也就是各种生活用品了。

洗护用品首当其冲。敖木是用不出好坏的,他眼里哪怕几块钱的东西,只要能用就行。结果杨芜直接砍掉了他在这方面购买的权利,由杨芜自己全权负责。

他先购买了大量自己用的惯的东西,随后参考了一下敖木母子二人的使用习惯,给他们挑选了一些合适的囤积。

只是卫生用品杨芜没办法买。敖玲生理期还有,要囤积怎么也少不了经期使用的东西。

敖木身为医生,对这个倒是没什么可奇怪的,问了一下敖玲平时用什么,发现她用的竟然是村里头卖的廉价又没有卫生保障的三无用品。

这种东西确定用不出病来?

敖木随后在网上下单了大量的卫生裤和液体卫生巾。随后拉着敖玲进县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尤其是妇科。

弄得敖玲还挺害臊的,最后得出结果,敖玲除了血压低和有些缺铁性贫血外没有别的毛病。吃点补药,平日饮食注意一点就没问题了。

回去的路上,敖木难得话痨一次,叮嘱了敖玲各种卫生知识。从衣服的清洗,道日常身体洗护说的都很详细。敖玲一路红着脸,只顾着点头也不知记住了多少。

敖木无奈,到了家直接写出来一个单子给敖玲,让她平日贴在床头,一个都不能差了。

敖玲还是相当听儿子话的,干脆将这个当成了功课,平日没事嘴里念叨着,跟背单词一般。

杨芜无意间听见了敖玲一句:“卫生巾不要超过八小时”当时一口咖啡喷出去,差点差点呛到。

这母子俩,老的老小的小,好像都挺硬核的。

也亏着家里没外人,敖玲背书就让他背去。

房子再有半个月就可以进入装修了,天气倒是一天天的冷了下来。期间下了两场雨,不过不痛不痒。

只是这边的收成依旧十分难看。因为前头小一个月的洪水,泡烂了绝大部分的作物。剩下能收上来的也不多,也买不了多少钱。

米粮的价格有政府帮忙压着,价格还让人接受,可各种蔬菜和水果的价格翻了翻的往上涨。农村一边没有足够的收成,另一边菜价又高的飞起,一时间不论网络还是现实中的气氛都有些低迷。

杨芜也加了村里的群。群里头男男女女都有,平时聊个闲也不错。

村里有人提要扣个大棚。现在菜这个价格没得吃,还不如扣个大棚。一方面自家不愁吃菜了,卖出去也能赚上不少。

一个人提起,就有人跟着开口。同乡的其实有别的村整个村专门弄大棚,因为有国家政策扶持,往年就赚的盆满钵满,算得上县里都数一数二的富村,眼下闹天儿不给好日子过,弄个大棚也不错。

有人心动的,就相互戳一下,一块儿弄的话,去批发材料还能便宜点。

农村弄这大棚,基本上都是自家来了准备材料自己家琢磨着来。

因为每年春天,种水田的都要自家吸稻苗,所以在这方面,各家各户基本都有些经验。

“敖哥,你说咱也弄个这个怎么样?”杨芜听他们一说,就蹭到敖木身边去询问。

敖木瞥了一眼:“太麻烦。我侍弄不明白。”

“慢慢学呗。或者咱们弄无土栽培一类的。我上学那会儿有过这种作业,还挺好弄的。”

“家里就那么点地方。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左右敖木是不会地里头的活,也舍不得让亲妈一个人干。要是杨芜真能折腾出什么来也挺好。

“那我找施工队了。”杨芜开始搜索附近的建立温室的公司。有开始去找批发无土栽培设备的买家。

随后家里又多了个折腾的项目。一种以坚固为主的温室,在敖木家的院子里折腾开。差不多原本种地的地方都给弄上了温室。前后院加起来总共有五个。因为不太会侍弄地里种的,所以能选择的也只有无土栽培。

这一单生意对于施工队来说不算太大,将材料运送到这里,就大张旗鼓的弄上了。

因为是以坚固为主,还是需要打地基的。有一米多的墙壁垒的结实,上面铺设钢化玻璃,以及加装了遮阳板用于调节温度。

价格是真贵,使用起来也是真的方便。

因为杨芜要求速度,给的价格够多,施工队来的人也多,差不多十天完工,还顺便将温室里头给打扫干净了。

随后杨芜买的无土栽培的订单也送货过来了。因为购买的设备很多,店家还总送了不少种子和营养液。以及1G的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