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刚入职,就没有给他安排加班,前半个月每日上班下班,适应以后倒也算不上太辛苦。只是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有时候没有客人前来,脑子里想的全是在诊所的时候,跟杨芜胡闹,看连个孩子打架……
这些差不多是这几年里,敖木最珍贵的记忆了。
“小敖啊,你家最近安排的差不多了吧。”
敖木正发带着,有人敲门进来。敖木抬头看是带着他的骨科主任医师。
“刘主任。”敖木起身过去。
“是这样,最近第二批人员已经基本安置了,这来医院的人明显多了。你也知道,有的人纯粹就是小病长时间治不了。现在一来避难所就扎堆看病了。咱们忙过去就好了。”刘主任有些为难的说到。
“这我都明白。您有什么事说吧。”这一点敖木很清楚。
“是这样,最近夜里过来看病的人也多了。住院的人也不少。晚上值班的人手明显不够用。所以我问问你要是适应了,明天开始给你安排一下加班和倒班。看样子最多一两个月就过去了。你这样小年轻体格也好,能扛过去。”刘主任道。
这个打入职的时候敖木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您看这安排吧。我家里是没什么问题。”想想家里的那个望夫石。敖木有点担心他能不能睡着了。
刘主任含笑点点头,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也不给。
“所以我说小年轻体格都好。忙完这一阵吧。等忙完了,上面会同意安排考核。你们神经外科就两个人。你又有在三甲医院工作过的经验。这主治医师基本你是没跑了。现在环境极端,又是这么个情况。说不定你再熬几年就是主任医师了。”
这个立个目标还是画大饼,只是一念之差的事情罢了。
敖木还真没想过这个。听他这么说,也跟着客气两句。
从此以后开始安排加班,然后是日夜倒班。有的时候人在家里,一个电话打起来被叫去医院去支援,这些都是医生很常见的日常。
从前规律的生活被打断。家里心疼,最多也就是给做点好饭好菜给好好养养。
当第三批人也开始接入避难所以后,忙碌开始升级。最忙的时候,敖木时常饭吃到一半就放下筷子去看病,等再回来差不多就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敖木过去多半时间都是在私人医院。很少有这么折腾的时候。能坚持下来,也纯粹靠着一股子信念。
刚刚做完了一场手术的敖木进入休息室暂且休息。这个医院设立了休息室,里面有软软的沙发,和随时可以取用的热水和咖啡。
做回软凳上。敖木看看眼前的饭盒。
这是特意从家里带过来的。吃的时候,在饭盒下层加入加热包热一热就好了。
眼下去做完手术再回来,这刚吃两口的盒饭已经完全凉透了。
敖木翻包里没有找到新的加热包。下星期休息室就能安上微波炉了,可眼下没有。
敖木坐在那里休息了一忽儿,舒缓了因为低血糖有些发抖的手。拿起筷子夹起一颗红烧肉。
吃进嘴里。凉下来的肉咬下去,脂肪感很重。敖木还是机械的吃了几口。又饿又困的他,眼下必须安慰一下开始造反的胃。
吃了几口。脑海里不禁想起了今天下午下班回家两小时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一块吃饭的情景。
有点想家了。
抓了一把微长的头发。听见休息室门口又动静。
回头,眼瞧见那门一点点打开,门口站着的,竟然是杨芜。
敖木心里一跳。忙站起身过去:“这么过来了。”
杨芜将手里拎的袋子寄给敖木:“给你送饭。今儿晚上家里炖排骨。大姨就想着你还没吃上。让我给你送过来。”
敖木看了下手表,凌晨两点。
“……晚饭你送到现在?”
“我懒得动。刚想起来。”杨芜往里走,看见敖木饭盒里都凝住的红烧肉,“这你也吃得下去。”
敖木将袋子里的东西捡出来。一个还热着的饭盒,一个保温杯,还有一点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小饼干。
“你不饿?”敖木将饭盒打开,就闻到了诱人的红烧排骨的香气。
“不饿。”杨芜将敖木的饭盒收起来扔进袋子里,看着敖木吃饭,“一直没睡?”
“你见过值班的睡觉的吗?”敖木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满口的肉香,冲淡了大半的疲惫。
杨芜趴在桌子上,双眼带笑的看着敖木。
那双眼睛太好看了,敖木撇一眼过去,就再也移不开眼了。
“上半夜睡了吗?”敖木问。
杨芜笑道:“没睡着。”
“那在这再睡一觉吧。”敖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