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余生_作者:齐氏孙泉(272)

这样的世道之下,医护人员一直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有敖木这个句话,刘如也能放下心来了。又跟敖木说了说家里最近的情况,就离开了。

刘如虽说成了孤儿,倒也幸运。刘老大是封建,不过疼两个侄女也是真的。话说回来,他一个养活四个孩子,确实是很不容易了。就算孩子国家给养活,可照顾四个孩子的精力,远不是照顾一个孩子能比拟的。

至少敖木家里,五个成年照顾三个孩子,就已经有些手忙脚乱需要请保姆了。更何况刘老大家里夫妻俩养四个孩子。

二期开放,大量新人开始入住二期。这一次入驻的人员比预料的要多一些,竟然接近了十万。

这些人里,大概有五万人是上一次被留在上面,集中住在条件最好的地区。一来是避免避难所里面人口太多拥挤,而造成管理上的更大麻烦。二人他们这些人自己也是在观望,希望等一年以后,外面情况大好不用搬了,就免得搬家以后,还要舍弃大量的大喜。

剩下的人,就是一些原本躲起来,连军队动不容易找到的人群。这些人有的是以氏族为核心搬去山里挖山洞过活。偶尔下山几次跟村子里要生活必需品,也有独立的制氧机。这些人多半跟村长有些关系,又怕发生战乱一类,试图摆脱军队的了解。

还有宗教的,以及个人躲藏的。

这些人里死的人很多。而眼下,也是坚持不住主动找到军队一方。

而上一次那些坚持留在自己家中,宁愿在无人的村子里艰难过活的人,有很多也改变了想法来到了避难所。

总之,他们上一次没来的原因有很多。不过都是遭受到了末世后生活的毒打以后,还是选择相信政府来到避难所。

这些人口分了三批进入。

历史惊人的相似,医院再度迎来了一次病患集中的小高峰。

去其他部门支援的敖木又加了足足一个月的班。这些人,要经过体检、隔离。然后要对有病的人员进行集中治疗。

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外面呆了更长的时间。尤其是最近的一年。国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避难所里面。地表的幸存者们,获得的便利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也许是受挫更多了,或者是敖木自己先入为主了。

总之,在敖木的印象里,新进入避难所的这批人,素质和状态明显没有避难所里原有的这些人好。

有的人还很神经质,有的嚣张点 ,更是躺在病床上对医护人员颐气指使。

敖木的医德让他坚持到这份意料紧张的热度降下去。不过对新人员的加入,敖木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了。

不过既然敖木这个医生都发现了,官方的人应该更注意才是。

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解决方式。

新加入的这些人里,年轻人居多,少量老年人。至于孩子,十万个人里,孩子不足五十个。这些孩子里,还有一半是不满周岁的婴儿,剩下的多半都超过十岁了。

但凡又襁褓中的孩子,父母也不会愿意留在外头等待那渺茫的希望。

雾气是越来越淡了,可不适合人类呼吸是一样的。

不过这些新进来的年轻人们,选择继续学业或是重修学业的比例还是不低的。国家最新出台了大力扶持学业的政策。学生每天都会又相应的补助和待遇。不光衣食无忧,还能有一点零花钱。

当然,学习的门槛也渐渐太高了。若是有那种为了积分滥竽充数混日子的人,被发现后也会被直接劝退。劝退一年后可以重新申请入学。如果这样还是被二次劝退,那这个人就此跟学业无缘了。

当大学再度开学的时候,新入学选择医学的学生也增加了起来。

而敖木,再度接到了邀请,邀请他前去再给学生么讲一次课。

有了上次经验,敖木接到邀请后就没那么紧张了。刚好最近时间比较宽裕,准备一下材料前去教学也不是难事。

也是这时候,院长找到了敖木。

其实敖木印象里,除了公事意外,院长大人亲自出马好像没什么好事。

所以但刚看见院长笑的一连慈祥等着他的时候,敖木脊背都有些发僵。

院长让敖木坐下,跟他商量道:“小敖啊,你进入工作也快有一年了。有没有想过继续读博?”

敖木有些,看院长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才道:“我正常工作就不少了,读博的话……对我来说难度太大。”

院长道:“如果真有困难的话,我这边可以考虑给你增加假期。”

敖木直截了当道的问道:“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吗?”

院长也不打哑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