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君仙友遍天下_作者:岩城太瘦生(40)

  “三日前,她不愿意说,应当是不愿意连累帮她的那些鬼。”

  那头儿,生药铺子里,宋娘子在父亲面前跪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肉身做不得主,女儿无法,生魂出窍,已嫁与沈郎,此生此世,至死不渝。望父亲成全。”

  果真如此。

  林信看向老道士:“道长,你输了。”

  老道士反手收起桃木剑,认输认得干脆:“是,贫道输了。贫道不再过问此事,回去便收拾东西离去。”

  老人家忙道:“其实道长也是一片好心,只是以后,还是要注意些才好。”

  林信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道长,以后我们还能做朋友。”

  老道士却摇头,再拜了两拜,一言不发,便离去了。

  他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也不是那么油盐不进。

  方才林信还怕他因为最后一份功德,抓着宋娘子不放。

  林信轻叹,随他去了。

  再看生药铺子那边,宋家老爷亦是叹了一声,走上前,将跪在地上的宋娘子扶起来。

  宋娘子用帕子擦了擦眼泪,回头看向茶棚这边。

  林信朝她摆了摆手,让她不用特意过来道谢,也站起身来。

  他抿了抿唇,笑着对顾渊与老人家说:“桃溪镇的酱鸭好吃,为了庆祝我打赌赢了,今天我请客,我们去吃酱鸭。”

  全不像是个仙君,还像是个凡人,馋嘴的小公子。

  桃溪镇上在枕水村那条河的上游,临河的街道上,有一家甲鸟居,几百年的老字号。

  甲鸟居卖酱鸭,这个名字取得很是直接——

  林信低头:“不好意思,是在下取的。”

  大堂里还挂着大越国闵帝的墨宝——

  林信愈发低下头:“不好意思,在下写的。”

  越国处于南边,山间丘陵,茂林修竹。此间楼房,大多是用竹木搭建的。

  甲鸟居临河,构造奇特,二层的房间临河探出去半边,悬空而建。

  要了一只酱鸭、三碟小菜,还有两壶清酒,林信一行人在窗边坐下。

  老人家道:“仙君……”

  林信朝他“嘘”了一声:“在外边不要喊‘仙君’。”

  老人想了想,改口道:“公子,让你破费了。”

  “你们逢年过节给我的贡品,我留着还没用。”林信挑挑眉,“我有的是钱。”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以后就不要给我送那些金银珠宝了,比起那些身外之物,我更爱美。春天供桃花儿,夏天供荷花,这样就很好了。”

  老人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林信朝他笑了,漂亮的桃花眼也弯了弯。

  再过一会儿,小伙计将菜色酒水都上齐了,林信往温酒壶里倒满热水,待酒温之后,才给他二人斟满。

  林信对顾渊解释道:“这儿菜咸,配桃花酒好。”

  顾渊点点头。

  林信又挽起衣袖,拣起竹筷,挟了一块放到他碗里:“这阵子你陪我四处乱跑,还没有谢你。”

  顾渊又摇头:“不用客气。”

  他们坐的位置,原本临河。

  窗外河里,一条小小的游船划开水波。

  游船通身漆着红漆,木制的架子雕着花鸟,架子拢共三层,挂着一式儿的木牌,随风微动。

  船夫在船尾撑竹竿,抱月琴的小姑娘坐在船头,见林信看过来,又见他是个富家小公子的模样,便笑着朝他问了一句:“这位公子想听些什么?”

  游船将要划走,老船夫再一撑竹竿,拿起船尾的铜钩,朝木楼下边、立在水里的木头柱子一甩,便把船拴在了他们窗边。

  林信放下筷子,偏过头去看他们船上的木牌子。

  怕顾渊不晓得,林信便解释道:“那些木牌子上,用朱墨描着的,是套曲的名字。”

  顾渊亦是放下碗筷,问道:“你喜欢听什么?”

  林信道:“第二层左起第三块牌子,《走马灯》,这个讲的是一个小公子,从小被卖给别人家里做仆人,每天都在点灯,最后被家人找回去的故事;还有边上那个,《越人曲》,讲一个在渡口撑船的小公子,偶遇微服出巡的太子爷,太子爷突染恶疾,和天生水命的小公子定亲冲喜。最后太子爷当了皇帝,抱着小公子在渡口钓鱼,教他唱《越人歌》——嘴对嘴教的。”

  林信再看了看:“这些曲子我都听过了,你点吧。”

  他刚捉起竹筷,忽然动作一顿:“我也有没听过的,最上边那个《冕旒锁》好像是新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