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维陛下当亨泰之交,抚盈成之运,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而乃拳拳于百姓之未得所为忧,是岂非文王视民如伤之心耶?甚大美也!
然臣之所惧者,陛下负聪明神智之资,秉刚睿明圣之德,举天下之事,无足以难其为者,而微臣所计议复不能有所补益于万一。”
听着许平言语,吴王略显年轻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这个许知州,当真是一个秒人,上来就是先夸奖自己。
不过,这也是基于他的能力,知道他后续会真正讲述变革之道。
要是寻常阿谀奉承之辈,早就让侍卫拉出去了。
“陛下岂能以其言为未可尽弃,而有所取之耶?陛下临朝策士,凡有几矣。异时莫不光扬其名声,宠绥其禄秩,然未闻天下之人有曰:天子某日降其策,问某事,因某策,济某功者。是岂策士之言皆无可适于用者耶?抑亦其言或有可适于用,而未暇采之耶?是臣之所惧也!
……
臣窃谓今日陛下忧民之心不为不切;爱民之政不为不行。然臣所以敢谓陛下于斯民之冻馁流离而未见其实,于足民之衣食而未得其道者,窃陛下有爱人之仁心,而未能如王者之诚怛恳至;有爱人之仁政,而未能如王者之详悉明,臣是以敢妄论陛下而云云也。
然臣所望仁政于陛下者,非欲尽变天下之俗也,非欲复井天下之田也,亦曰宜时顺情而为之制,而不失先王之意尔。臣请因圣策所及而条对。
……
“臣闻立国有三计:有万世不易之计;有终岁应办之计;有因时苟且之计。
万世不易之计者,为……
臣始以治弊治法为陛下告,终以清心寡欲为陛下勉,盖非有惊世绝俗之论以警动陛下。然直意以为:陛下之所以策臣者,盖欲闻剀切时病之说,故敢略尽其私忧过计之辞。
衷情所激,诚不知其言之犹有所惮,亦不知其言之犹有所隐。惟陛下宽其狂易,谅其朴直,而一赐览之,天下幸甚。
臣谨对。”
“善!”吴王面色欣然。
……
弘光十六年四月初,吴王下旨,拜灵州知州许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秘阁大学士,位同宰相。 弘光十六年四月,纯色盎然。灵州州城,知州府邸外。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即位十有六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君臣善睦。
然,时有域外天魔来临,气机变换,天象异常,百姓困顿不安。
灵州知州许平,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
且,许平学识敦厚,为大吴新学领袖。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朕欲拜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秘阁大学士,掌大吴变法之事。诸爱卿当戮力同心,共助许相,为我大吴谋万世之计。”
“臣谢主隆恩!”陈鸿宇微微躬身,接过圣旨。
霎时,就感觉到一股惊天气运自圣旨上加持而来,身上气息不断上涨,很快便感觉到了一层隐隐的阻碍。
“气运之道,恐怖如斯。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秘阁大学士这个官位带来的气运加持竟然这般惊人。
而且,此时四面八方涌来的才气之中,除了声名转化的部分,还有这一部分是直接有朝廷气运转化。”
姓名:许平(分神)
种族:人族
阵营:大吴抚州天水郡陵川县许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秘阁大学士
修为:实封进士
状态:朝廷大运加持,可暂时匹敌实封大儒
寿元:24/100
术法神通:明眸夜视(被动)、身强体健(被动)、声名转化(主动)、平步青云(主动)、口含天言(主动)……
此时,陈鸿宇由于气运加持,体悟身上变化,再加上查看属性面板,一时间在外人看来已经实在发呆。
“许相?许相?”白公公见陈鸿宇神色飘扬,知道他这是已经出神,不由轻轻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