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王牧也笑了出来。
不久,俩人处理完所有文书,王牧站起伸展了一下身子,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你这次来是为了解上元郡之围来的吧?”
“对!”陈鸿宇点了点头。
以他和王牧的关系已经不需要客套,一来俩人本就是师兄弟的关系,二来俩人很合得来,很投缘,再加上几次出生入死,也能说得上一声生死之交了。
“呐!”王牧从袖中掏出一封文书递给他。
陈鸿宇拆开一看,却发现是一些经义上的问题和回答。
这些问题都问的很有深度,但是答案也都回答的很完美,以他此时的学生来说还暂时做不到这一步,得过个好几年才行。
此时,王牧继续道:“消息传来之时,我便知你必然是要想办法解那上元郡之围的。
但是青州兵马大将不得轻动,必须防备七杀军南下,倒是我们前几天所掌控的那五千临时军队可以动用。
不过先前属于危急时刻,叔父有权任命我俩掌军,但是现在是要带兵跨州支援,那你就必须有着正式的出身。
因此,叔父便打算直接通过州牧府的监星台与玉京取得联系,看能不能为你开设特科,以此为你直接谋一个出身。”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现在执掌军权的是大将军,他一向与我们这一派人不远不近,没想到此次在你的事上却是异常爽快。”
陈鸿宇闻言,开始打量手中的书稿。
本朝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这一制度源于乾高祖四百年前下的求贤诏,但并非定期举行,所以尚未形成制度。但到了乾武帝元光元年,也就是二百年前,武帝接受了许圣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才是这一选才形式制度化。
其中,将科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科,也称岁举,如孝廉科、茂才科;另一类是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其中,主要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被举荐者除了地方长官的推荐外,还要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他此时即将参与的考试便属于特科。
至于手上的书稿,应当便是特科的试题和答案。
“牧之,我们作弊作的这么明目张胆会不会不太好?”
陈鸿宇看着手中的标准答案,神色有些复杂。 闻言,王牧白了他一眼,作势欲抢。
“那你还是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来考特科吧!”
“那还是算了,人要懂得灵活变通。”说罢,陈鸿宇忽然想起了什么,那出书稿再次看了一眼:“我说这字迹怎么有些熟悉,这些答案都是你所做?”
“然也!”王牧点了点头。也真是够了,自己这个师兄又当爹又当妈,考个特科还要先帮他弄一份标准答案。
“嘿嘿,多谢师兄!”
王牧白了他一眼:“特科之时,试场会联通玉京监天殿,所以你必须将这些试题答案在外边记住。
虽然如今乱相初显,但是有些规则还是不能挑战的。”
陈鸿宇点点头。
翌日,太守府邸书房。
“这里就是特科的试场,进去以后,监天殿的人会通过特定法器跨越遥远的距离直接监督这里。”
王牧领着陈鸿宇来到书房之前,指着敞开的书房道。
“嗯!”陈鸿宇应了一声,直接走进了书房。
刚刚踏入书房,便有一股窥视感传来,好似全身都被人看光一样。
但陈鸿宇毫不紧张,一者经历数百年心态早已波澜不惊,二者答案都记在心里,就算你监天殿的人无死角的监视也不慌。
刚刚坐到书桌后方,便听得空中悬浮的水晶球之中传来一个浑厚沉稳的声音:“本次考试为特科类别,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