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金庸武学,年代越往后,武功便是越弱,在这清初年间,后天小成之境,便已是江湖绝顶高手了。”李晏叹道。
《鹿鼎记》中的武林高手,本就不多,若是《碧血剑》时,倒还好些。李晏细细一数,远走海外的袁承志撇开不算,也就只有华山派神拳无敌归辛树、神龙教主洪安通、昆仑派一剑无血冯锡范、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西藏桑结喇嘛、铁剑门主九难(长平公主阿九),就这六人,能算是武林高手。
换句话说,放眼天下,或许仅此六人,在主世界亦能说是后天武者。
“嗯?还有云雁恩师,那少林寺中,应该也有高手。”李晏心道,闭目打坐。
到得傍晚,李晏从房中出来,路上问了几人,找到了方大洪所说的地点。那是一条小巷,看似平平如常,巷内有两三个小摊贩,卖馄饨的见到李晏,拿起下馄饨的长竹筷,在盛钱的竹筒上托托托的敲了三下,停一停,敲了两下,又敲三下。
午时方大洪已经述说,李晏知道这是天地会传讯之法,一种暗号。随着一个卖菜的小贩进了小巷,来到漆黑大门的一座屋子前。门口蹲着五人,正用石灰粉刷墙壁,见到李晏后点了点头,石灰刀在墙上敲击五下,大门便即开了。
李晏走近院子,进了大厅,见厅中酒席甚多,足足摆了五大桌,此时已坐满了人,冯氏兄弟赫然在列。见到李晏进来,方大洪迎上前来,笑道:“众位兄弟,我来给大伙介绍一下。”见厅中众人目光转将过来,方大洪续道:“这位乃是李晏李少侠,力败西藏番僧活佛坐下大护法,武艺高强,大伙拍手称快的吴之荣被捉拿一事,也是李少侠所为。”
“好样的!”众人齐声呼喝。李晏目光自左而右的扫过去,脸有笑意。
方大洪双手作势虚压,待厅中众人安静,才道:“李少侠乃是武当高徒,大伙遇见了,可不能无礼,笑话我们天地会没有礼貌。”厅中众人哈哈大笑,有人道:“方香主,你说的什么屁话?我们天地会人人懂礼貌,知礼节,你可不能在李少侠面前败坏我们的名声。”
方大洪笑骂两句,请了李晏入座,是在第一桌,桌上兀自留有两个空位。
“那是留给台湾郑家的位子。”冯不催低声道,他兄弟俩代表华山派,本身又有不俗武艺,自然坐了第一桌,就在李晏一旁。
李晏心中一动,问道:“郑家?郑克爽?”他可是记得,《鹿鼎记》中郑家出场最多的人物,便是这郑家二公子郑克爽,虽其性格自私胆小,但出身不凡,纵有千般缺点,他人也不能随意指责。天地会更可说是郑家下属势力,面对郑克爽,那先天就矮了一头,最后陈近南身亡,与之不可谓没关系。
“对,我们正好也要送信给他,邀请郑家参加杀鬼大会。”冯不破道。
李晏抬起头,注目厅外,冯氏兄弟微微不解,李晏低声道:“正主来了。”
果然,厅外响起脚步声,一行十数人迈步进厅,当先一人面目俊美,丰神如玉,他一进厅,厅中众人登时便欢声雷动,比之李晏进来时,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数人迎将上去,包括方大洪,将他拥在中间。冯氏兄弟并未起身,虽则他二人也想上去,但此地乃是天地会,总要给几分颜面,郑克爽总要落座,到时再交谈不迟。
但李晏却未在意,他一双眼,注目着郑克爽身旁一人,那人容貌瘦削,黄中发黑,留着两撇燕尾须,一双眼睛眯成了两条缝,倒似个病痨鬼模样。
那人正是冯锡范!
冯锡范见郑克爽被一干人围住,并未不耐烦,他是郑克爽之师,又是其岳父,自是乐见其成。忽然,他眉头一皱,感到一股战意,抬眼一望,便瞧见了李晏,李晏举杯,微微示意。
冯锡范一双眼睛睁大了,神光炯炯,忽又眯缝起来。
李晏饮尽杯中茶水,平息沸腾起来的热血,那冯锡范号称一剑无血,剑法自是极高,从方才那一撇眼间,李晏已知此人内功甚是高深,必然后天小成。此界之中,李晏所见所遇之人,除了其师云雁道人,便只有长平公主九难和西藏桑结喇嘛,臻至此境,余者无论是华山派冯氏兄弟、天地会方大洪,亦差之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