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轩是台湾军中大将,号称“五虎将”之一,更不涉及郑家内部之争,只管统兵打仗,他能来此,已是尽心尽力。
李晏悠然一叹,说道:“也罢,你们奉命而来,若就此离去,难免不好交代。这样吧,陈总舵主,你和我搭把手,若是胜了,我便给郑家一个交代。若是我赢了,那你们就回告郑家,要想为郑克爽报仇,就亲自来吧,上不得台面的伎俩,就不要使了。”说着跃到场中,一手负于背后,一手示于身前。
陈近南等人向云雁道人看去,见其双眸微合,似是未曾听见,心知这一场比斗,是在所难免。陈近南叹道:“好吧,便依李少侠所言。”
陈近南迈步走到场中,抱拳道:“得罪了。”话音甫毕,已欺身向前,他们此行,得了郑经命令,不容有失。李晏又声名在外,是以抢先出手,打李晏一个措手不及。
李晏一声长笑,道:“来得好!”右手疾抓,尚未近身,掌力已扑面而来。陈近南闪身避开,右足疾出,径踢李晏面门,这一脚劲力奇大。
李晏运起内力,左手握拳,一拳正打在陈近南右脚,“砰”的声响,两人各自退后五步。
两人虽未动用兵刃,不及剑刃搏杀之时,那般凶险,但两人拳对脚,脚对拳,又皆内力浑厚,已至后天小成之境,各以上乘内功对敌,拳脚生风,旁观众人尽皆骇然。 李晏看上去普普通通,无论样貌、身形,皆与常人无异,但他《纯阳无极功》有成,以致力道极大。无论主世界时,还是此界之中拜师云雁道人,他习练之法,无不是上乘武学。这时他武艺有成,一拳一脚,鼓鼓生风,真个是擦着就伤,挨着就死。
陈近南纵横江湖数十年,自组成天地会以来,动手之时虽有减少,但每次出手,无一不是面对强敌。更何况他奔走天下,少有得闲,一身武艺自是锤炼得炉火纯青。虽然他已知李晏名头,曾剑败冯锡范,他和冯锡范同在台湾就事,亦是同僚熟识,前来武当之前,还曾拜访过他,听他提起李晏剑法极其厉害,后又听闻李晏尽败少林寺高僧,心里已提高十二分警惕,但当真动手,仍是始料未及。
陈近南心知不妙,若是一味防守,在李晏如潮攻势之下,势必落败,唯有以攻对攻,才有一线胜算。是以两人拳脚对轰,均是攻多守少。
云雁道人、刘国轩等四人,落座一旁,李晏两人对战时,已避得较远,但此刻二人拳脚对轰,别说拳风难挡,即是拳掌相撞时所发出的巨声也令人极为难受。云雁道人尚好,内力高深,较之李晏、陈近南二人,不过略逊一筹。刘国轩、方大洪、风际中三人,就不免掩面而观。
阳光照耀之下,李晏化成一条黑气,陈近南幻为一道白光,交相缠绕,越斗越是激烈。
这场好斗,又与战场厮杀不同,刘国轩领兵打仗,那是极为擅长,更凶险的场景固然并非没有,但高手搏杀,内功深厚,实是紧迫异常。至于战阵厮杀,则惨状固有胜之,狠猛却又大为不及。世上如李晏这般内功之人已然极为罕有,再要两个内力相若、武艺相若之人碰在一起如此恶斗,更是难遇难见了。
刘国轩、方大洪、风际中三人看得满手是汗,刘国轩道:“方香主,你瞧咱们能胜吗?”
方大洪道:“现下还看不出来。”其实刘国轩何尝不知胜负难分,但盼方大洪说一句“陈近南可胜”,心中就大为安慰。
再斗百余招,两人内力丝毫不衰,反而气力弥长。
自李晏武艺有成以来,陈近南是首位和他拆招上百,仍未显露败象之人,李晏心想:“陈近南盛名在外,果非虚言。”
他打得兴起,大步迈出,右手呼的一掌,便向陈近南击去,正是“八卦游龙掌”的一招。他出掌之时,与陈近南相距尚有两三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半丈。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内力如何高深,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丈许之外。陈近南已闻“黑袍狂客李晏”的大名,对他绝无半点小觑之心,然两人对拼一掌,各自退后五步,见他在两三丈外出掌,万万料想不到。
殊不料李晏一掌既出,足下一跃,便越过一丈来,左手又是一招八卦游龙掌,左掌推右掌,两掌叠加,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