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寿兀自不忿,念诵了一声“阿弥陀佛”,平静心神。
真果上师晒然道:“文寿师弟,你佛法、武功,均自有成,便常年在南边崖州等地,弘扬佛法,少有回返广州,至于长安,更是没去过。我密宗的处境,你道听途说,哪能尽知?何妨问一问姚道兄。”
李晏和文寿的目光,望向了姚清光。
姚清光一摆拂尘,冷声道:“道统之争,无论道佛,均是常事,有何见怪?”
言下之意,自是承认了真果上师所说的话。
文寿有些难以置信。
李晏虽不知详情,但也不觉奇怪,正如姚清光所言,道统之争,容不得半分退让,谁退了,谁就会被毁灭。
大道,门人,信徒,全都是争出来的!
只能进取,不能后退!
这是一个战场!
文远叹了一口气,道:“师弟,你的性子,自小便不甚坚定,关乎道统之争,哪能让你呆在广州?方丈派你去崖州布道,也是想你远离是非之地。”
“原来如此……”
文寿明白了。
其实,文寿修佛数十载,已至先天小成,对于这些事,他不是想不到,只是不愿想。
穷凶极恶的魔宗,他下得了杀手。可是,面对同为正道的佛门,甚至道教,无有恩怨,他便不愿出手伤人。
天生性格如此,难以改变。
当今之世,佛门有六脉:禅宗、天台宗、密宗、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
禅宗最为势大,南能北秀的时代,才刚过去,少林寺、白马寺,一在嵩山,一在洛阳,号为天下佛寺之首。五祖弘忍的道场:黄梅东山寺,六祖慧能的道场:广东南华寺,神秀禅师的道场:当阳玉泉寺,都是天下大宗,或比道教四派,底蕴差了些。
六祖慧能门下,更有五大宗匠:青原行思、南岳怀让、永嘉玄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将六祖慧能的顿悟法,发扬光大,广传世间。
密宗,初初新创,十余年前,开元三大士,方才赶到大唐,建立密宗道场,传播密宗教义,收授门徒,这又如何能与在中原大地,已传承了数百年,早就根深蒂固的禅宗,相提并论呢?
便是玄奘法师逝世后,就日趋衰败的法相宗,也要胜过密宗一头。
净土宗、华严宗,稳步前进,分列佛门六脉的第三、四位。
唯有天台宗,因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之强大,可与禅宗称一时瑜亮! 佛门,是外来宗派,虽已本地化,但说起来历史,即便最古老的白马寺,也不算悠久。
道教,却不一样。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是道家始祖,这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如墨、儒、法、纵横等。但道教,却是后来演变而成,有别于道家,脱胎于道家,包罗万象万有,纯正的道家,现已几乎不存。
譬如江南道建州的闾山,那是远古年间,三皇五帝时期的传承,两汉之际,或主动,或被动的并入了道教,但不能说是道家。
而罗浮呢,稍好一些,但也有限,门中道、佛、儒三教并存,能说是道家吗?显然不能。
便是龙虎山和茅山,能说是纯正的道教,但不能说是纯正的道家。
道教四派:闾山、罗浮、龙虎山和茅山,一修咒术,一修炼丹法,二修符箓法。佛门之中,唯有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天下第一古刹的白马寺,可与之媲美。
南华寺,的确是禅宗六祖——慧能法师的道场,岭南道佛门诸寺庙之首,但比之同在岭南的罗浮,却是要差了一筹,或许还不止。
“李施主,你的意思呢?”那佛门密宗的真果上师笑问。
李晏一笑。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佛门六脉,内部的争端,这是佛教徒的事,与李晏,却有何干?
便是道佛之争,腥风血雨,不下于凶狠的兵杀战场,死伤无算,上至庙堂,下涉江湖,而李晏呢,他只是一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