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微道人悠悠叹了口气,说道:“老朽坐井观天了,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前人之能,后人叹为观止也!”木松眼急手快,抢将过来,极快速的扫视一遍,满脸震撼。
公羊勇、代芸和郝明等,心痒难搔,由公羊勇居中摊开纸张,三人一齐看望。
过不多时。
“这……”郝明道,“《大日真火功》……世间竟有如此绝艺?”惊叹不已。
王三也是先天圆满,对于武功,有他的研究,也极好奇,见罗浮宿老们的表现,瞧上几眼。
元微道人道:“李师弟,你之内功,实在太过贵重,普天下,几无可比拟者。”顿了一顿,续道:“便是那广成子所著的《清云经》,因我等尚未破译,从实用角度上来讲,比之《大日真火功》,也要差上一筹。”
其他人点了点头,都有同感。
《清云经》再厉害,不曾破译,那便是一堆死物,几无作用。而《大日真火功》,是真正能修炼的武功,孰强孰弱,一眼可明。
再者,《大日真火功》,乃是主世界中龙泉李氏的先祖,窥探烈阳,方创出此功,其意其能,如何不高远恐怖?
“《大日真火功》,城如其名,乃从大日出发,其意境,比之世间所有功法,都要高绝。”元微道人叹服。
世间之法,或从山水江河,或从猛兽毒虫,获取灵感,草创武功,再加以完善。如那广成子《清云经》,讲述自然之理,世界之妙,故可称第一妙法!但天地自然,比之煌煌大日,犹要弱了一筹,且一者未破译,犹若天书,另一者却可安然修炼,二者的差距,顿时出现。
元微道人自己,跨入内景境,几有百年,他是隋朝初年生人。自创的内功,讲述微妙之理,以表现“以小见大”之意,虽有其妙,若然相比,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那一门武功,差得远了。
“此功,乃系前人遗留。”李晏道,“机缘巧合,蒙受前人余荫,当心怀感激。”忽地一叹,道:“倘若有朝一日,我也能创出比拟此功的法门……”
话未说完,便已摇头。
众人微微一笑,,倘若真有那么一天,那便意味着李晏师弟,已超脱了天地限制,臻至内景之上的更为玄奇的妙境!
众人聊天,谈武说法,论一论道。田芬无聊之下,已离开了玄丹殿,和旷地之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剩下的人中,最弱的,那也是先天大成。大唐世界,介乎于低武和中武之间,先天高手,较之神雕、倚天、笑傲等低武世界,多出很多,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
破境先天,需领会武学意境!
破境先天的三条路,大唐世界,几乎只有第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以先天丹破境,自是没有可能。第二条路,营造合适的环境,依靠外力突破,那也千难万难,不说没有,但大唐世界的先天,十个人中,或许才只一人。
所以,公羊勇、木松、郝明、代芸四位罗浮宿老,那都是领会了武学意境的大高手!
元微道人、李晏自不必多说。王三,倒有些像是走的第二条路,借助天性阴寒的金斑蛇,领悟阴寒之意,破境先天。
李晏经历了神雕、倚天等四个世界的磨砺,主世界中,又有长辈们教导,他之眼界,便是元微道人,也比不了。
他的所发所言,众人一听,亦觉感触良多,不由得暗赞:“李师弟(东家),年纪轻轻,便至先天圆满,其人能为,确实厉害!”
谈了一会,众人本欲散去。李晏三人的住所,早有安排,已打扫干净,只需铺好床,便可入住。
忽听得公羊勇沉声道:“掌教师兄,有一件事,师弟不明,还需你解惑。”李晏和王三闻言,登时了然,知道他要问什么。
适才上山之时,路遇姚清光和清林二人,得知其任务,公羊勇便一直耿耿于怀。
“师兄,清光和清林下山,若是游历天下,闯荡江湖,那没什么好说的,此乃我辈江湖武人,应有之义。但你为何要让他们去监察探听岭南道的朝廷要员?”公羊勇沉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