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道:“左右无事,便四处转转,听闻法相宗将要举行盛典,便就上门一观。”
他的本意,是和王三一起,上门邀战,收获淬体秘法,以淬炼肉身,满足打破泥丸宫的条件。眼下的情景,自然不能据实述说,他又不傻。
如理禅师合十道:“阿弥陀佛,李施主,大典之日,尚有二十余日的时间,届时,还希望李施主和王施主……”见张旭故作不悦,笑了一笑,道:“……还有季明,一起到本寺来。”发出了邀请。
“如理禅师,那就说定了,到了时间,我可就上门,讨要一份斋饭。”张旭笑道。
“几位,这边请。”如理禅师道,虚手一引,大慈恩寺,占地颇广,寺中的建筑物,较有观赏性,尤其是那大雁塔,五层高,乃大慈恩寺收藏佛经及译本之所,极其珍贵,与少林寺的藏经阁齐名,天下间,均有极大名声。
李晏放眼眺望,大雁塔,他亦久闻其名,只是未曾亲眼目睹,殊为遗憾,今日正要一睹为快。
忽见公孙大娘走近,面容娇美,说道:“李晏,那《清云经》之事,元微道人,和你说了吧?”说的是疑问句,却用的是肯定语气。
李晏曾在广州城,呆过一段时日,会面各门派高手,共剿魔宗余孽,起因之一,便是那《清云经》。后来,《清云经》遗失,从元微道人处,方才知晓,《清云经》,竟被公孙大娘得了去,携带回皇宫。
此事,早已成定局,并无隐瞒之必要。
但她旧事重提,述及《清云经》,却所为何事?
李晏心中一奇,点头道:“不错,我曾听元微师兄,提起过此事。”
一旁的如理禅师、“草圣”张旭两人,闻听“《清云经》”三字,心头一个咯噔,面不改色,恍若未闻,加快了脚步,远离公孙大娘和李晏,以示避嫌。
《清云经》,广成子之经书,去年,又有广州城之乱,流传甚广,他们如何不知?那也是李晏成名之役。
他们自觉,无论是出于仕途,还是宗门考虑,不问不听不闻,总不会错。
万安公主和王三,熟知内情,本不用避嫌,眼见如理禅师和张旭已经走远,也便跟了上去,留下公孙大娘和李晏二人,坠在最后面。
公孙大娘扫了一眼,未做表示,只缓缓说道:“《清云经》,虽是广成子之物,刻录的图画和象形文字,难以破译,但集结一国之力,终有了些眉目。”
李晏静静聆听,不答不语,对于《清云经》,他肯定好奇,但他想听听,公孙大娘要说些什么。
公孙大娘轻笑道:“《清云经》的破译版本,可遣人抄录,送你一份副本,这是陛下的意思。”没提唐玄宗的要求。
“喔?”
李晏心想荒谬,天底下,岂有白送的午餐?带钩的饵料,倒还差不多。 李晏目色沉凝,说道:“公孙大娘,陛下有什么要求?直说了吧,江湖中人,遮遮掩掩,太不爽利。”
“好!快人快语!”
公孙大娘道:“李晏,你出身于乡野,继承的,乃是前人遗留,半道加入罗浮,所求的,无外乎是罗浮之典籍秘藏,而全天下,又有那一家,比得过皇室的收藏呢?”
“你只要点头,便可加入朝廷,如我一般,成为皇室供奉!官员的俸禄,自不能用于你我身上,武功秘籍、珍奇宝物、金银财宝,任你挑选。休说《清云经》,纵是淬体秘法,亦可有上乘妙诀,供你修习。你已入先天圆满,正是急需淬体秘法,进一步提升肉身强度的时候。”公孙大娘微笑道,甚是娇媚。
李晏寻思:“加入朝廷?倘若我未曾加入罗浮,那倒无妨,目下我既已是罗浮宿老,怎能背叛宗门?淬体秘法,门中便没有了吗?嗯……罗浮的淬体秘法,那是要配合内丹法或外丹法,方可修习,我却只能望洋兴叹。”
偌大一个罗浮,传承数百载,内景高手,一直不曾断绝,先天圆满之后,急需的淬体秘法,自然有着。可惜,罗浮之法,只适用于内丹法或外丹法的修行者,他却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