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侠之旅_作者:空如花草0(507)

2020-06-02 空如花草0

    身旁,另有几十名宗派人士、朝廷官员,包括王三、草圣张旭等。

    大慈恩寺的藏经阁,本来只有一座,便是那雁塔,五层楼高。濮阳大师等,早已料见了今日盛景,有所准备,早先吩咐僧众,另外清理了好几间空闲的殿宇出来,放置经文秘籍,以供七月初一时,到访的人们阅读。

    当然,佛经佛法,均是副本,僧众们昼夜不停的抄录,方才完成。原本,仍放置于那雁塔之中,派人严加看守,禁止外人进入。

    “诸位,里面请。殿中的经籍,请务必不要损坏,天黑时,将有钟声响,听闻之后,烦请出殿。”如理禅师说道,濮阳大师年老,精力衰竭,这些事,自然全部交给了他来处理。

    众人点头道:“理当如此。”各寻了一间大殿,步入其中,几乎所有人,进入的都是佛功殿。

    在每一间大殿的门口,挂了一块木牌,上书殿名,如:佛功殿、佛经殿、印法殿等。

    李晏却未进入佛功殿、印法殿,他渴求的,是前人经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下,或可对自己内丹法的修炼,产生帮助。

    于是,他进入了佛法殿,他是第一个。

    “荡魔拳圣!”佛法殿中,有三名知客僧,神光内敛,显见有高深功力。他们手执毛笔,记录进殿之人的姓名、籍贯。

    听他们说完,李晏便道:“李晏,岭南道惠州罗浮山。”

    其实,李晏根本无需多言,他的信息,这几名僧人,早就知晓。但见他们笔走龙蛇,直接记录下。

    “好了。”那知客僧道。

    李晏步入殿中,一眼望过去,十几排书架,一字排开,空气中,还飘散着浓郁的墨香。

    他从左边第一排书架,开始看起。

    《十七地论》、《百法明门论》、《五蕴论》……

    几十本经书,列于其上。

    李晏取下《十七地论》,小心翻阅。

    “瑜伽师地,意指瑜伽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而名《十七地论》,又名《瑜伽师地论》。此经,古老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

    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右下角,则有“玄奘译”三字。

    李晏登时了然,原来,《十七地论》是天竺经书,由玄奘法师西行所取,携回东土大唐,翻译成汉字。    呼~

    李晏深吸口气,摒除杂念,后面进殿的几人,也不作理会。他手捧古经,眼神专注,逐字逐句的,缓慢阅读。

    “各从自性之所依、之所缘,因其业用,方可辨别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天竺武功之经义?

    李晏来了兴趣,他所接触的,只是中原武学,如道典、佛功等,便是主世界中,也只有家传武学,供他习练。却不知道,天竺武功,有何奇妙之处?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以意境为根,生于虚无,成于混蒙,照亮了无垠之黑暗,可破泥丸宫,可入高妙之内景。”

    李晏一怔,紧接着便是一喜,他没想到,自己只是随手取了本古经,竟然有着内景之叙述,他恰值内景边缘,创出武功,自是他之急需,破入内景,更是他之渴望。

    他留心起来,观看得越发仔细,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结合前后文,揣摩其意。

    “控意识,禅定、止观,妙悟天地之理,自然之意,破除名相、外相,一切由阿赖耶识所造成之假象,定心,方可悟道……”

    《十七地论》一书,主要讲的是法相宗根本教义,即“万物唯识”,以意识为根,领悟武学意境,勘破外界表象,洞彻真理,寻到泥丸宫,自可破入内景,成就长生!

    好半天,李晏方才看完,合上古经,心中颇多感触。

    武学一道,各人的领悟,所走的路,因人而异,所以截然不同,便衍生出了各门各派,各种修行路数,教义不同,自有道争!

    而法相宗呢,他通过《十七地论》一书,此书乃法相宗之根本,已了解大概,两相对比,确与自身所学,迥然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