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还在静室当中修行的胡为义,太攀压下了前往地宫的冲动,只是悄然之间,以腰间的玉牌,沟通了这大河城中地宫的法阵,于是他能够兑换的东西,便是通过这玉牌,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同样是一串长长的光幕,或许是因为有着足够的战功,也或许是因为成就了天罡的原因,在这兑换清单上,太攀看到了不少超出了规格的东西,诸如成品的法宝,以及神境大修才能吞服的丹药等等。
这光幕当中,最令太攀注目的,自然便是在最上面的,万灵山的镇山功法,“云天万景经-神之篇”,需要三百战功,方可兑换,若非是击杀了刘离,太攀所获得的战功,还不够兑换这云天万景经的。
一番斟酌之后,太攀终于是从这清单上,选定了自己想要兑换的东西,然后趁着胡为义出关的机会,走了一遭地宫,将这些东西,都兑换了出来。
这大河城中的地宫,遍布于大河城的底下,在没有天地元气动荡的情况下,只需要掐动法诀,妖灵们便能够随时随地的,从这大河城中踏足地宫之内,是以,自然也没有人类的修行者,会学习妖族的修行者那般,堵在学宫大门的路上,伺机而动。
地宫的道路,虽然复杂,但却也不可能难得住太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宫当中,已经是变得冷清了不少,几乎事看不到有小妖的踪迹,那些练气有所小成的小妖们,都已经踏出了地宫,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试炼,偶尔在这地宫当中与小妖们擦身而过,大家也都是行色匆匆,谁也不曾停下自己的脚步。
很快,太攀就已经带着自己兑换的东西,离开了地宫,重新回到了清修的宅邸当中。
他此次兑换的东西,最为重要的,自然是那一部“云天万景经-神之篇”,作为万灵山的镇山功法的第二篇,这对于太攀而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太攀还兑换了一部观想法。
这观想法,却是每一个将要化神的修行者都必须要学会的法门。
修行四境,气之境,纳天地元气为入体,而神之境,则是凝聚魂魄,以三魂七魄为核心,化作元神,同时周身经络的天地元气,逐步由虚化实,凝练做名为‘灵力’的存在,能够在元神的调动下,显化出来的,干涉现实。
三魂七魄天生游离不定,若是没有观想法门镇住魂魄的话,那修行者纵然是察觉到了自己三魂七魄的所在,也难以将其凝聚如一,化作元神。 这镇压魂魄的法门,云天万景经当中,自然也是有的,不过按照诸节的说法,这名为‘天门镇魂法’的法门,乃是这天地之间,最为通行的法门,天地之间,所有的镇魂观想之法,都是起源于此,是以,这天门镇魂法,实在可以说是这天地之间所有镇魂观想法的根本,参悟过着天门镇魂法之后,再去参悟其他的镇魂观想之法,都能够事半功倍,而且这天门镇魂法,与其他的镇魂观想之法,都不会有任何的冲突。
所以,在诸节的建议下,太攀还是花了十四个战功,换取了这天门镇魂法。
至于其他的法术,太攀换取的确实并不多,除开换取了回光术和藏形术的后续法门之外,便再也没有换取其他的法术了——至于攻击杀伐之类的法术,这云天万景经-神之篇当中,自然有着呼风术,月毫针、小云雨术和雷光咒的进阶法门。
这天地之间的法术,从高到低,分为道法,神通,法术,三者之间,又分别有大小之分,云天万景经-气之篇中记载的四门法术,便是小法术当中的佼佼者,而神之篇中,这四门法术进阶之后,便是顶级的大法术,至于其后的道之篇,其上更有将这四门法术化作神通的诀窍。
除此之外,回光术,藏形术,也都有着后续的法门,彼此之间,一脉相承。
而这,也正是万灵山之类的山门传承的重要性,寻常散修,不要说修习这种成体系的法术神通,哪怕只是一个残缺的小法术,就足以是令他们觉得兴奋无比了,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能够稳定得到修行功法和法术的大河城的试炼,才会引得人类的散修们,在几大宗派的引导下,源源不断的前来。
至于余下的四百多的战功,太攀也没有剩下,而是在御灵子的暗示下,用一百零八个战功,换取了太上感应经的注解篇,余下的三百余战功,太攀都将之兑换成了修行所用的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