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_作者:含光大圣(242)

2020-06-06 含光大圣

    埋怨过武安侯府之后,太攀又开始埋怨那位晁错大夫,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了,这位晁错大夫,怎么还是对此没有丝毫的防备,又叫人给轻松松松的,将那削藩策给盗走。

    虽然知晓这埋怨来的无端,但太攀的心中,这无端的埋怨,却是怎么也散不掉。

    ……

    汉帝国当中,朝会之所,乃是在未央宫宣室殿中。

    从朱雀门入,一路经过未央宫前殿,麒麟殿,朱鸟殿,坤德殿和广明殿之后,才是朝会的宣室殿。

    因为在朱雀门前耽搁了些时间,朝会之时将近,故而,晁错的脚步,较之于平日,也是显得匆忙三分。

    “晁大夫小心!”快步往前之际,一个捧着一大堆竹简的小太监,也是对着晁错迎面而来,晁错虽然尽力避让,但也还是被这小太监撞到余地。

    “大夫恕罪!大夫恕罪!”这小太监丝毫顾不得地上那散乱的竹简,只是跪在晁错的面前,可劲儿的哀求道。

    晁错没有理会这小太监,好在他那削藩策上有些灼痕,和其他的竹简不同,故此晁错很快就在这散乱的竹简当中找到了自己的竹简,将其捡起,稍稍打开看了一遍之后,晁错就匆匆的往宣室殿而去。

    若是在和这小太监纠缠下去,只怕就要误了朝会之期。

    等到晁错离开之后,乃是小太监才是起身,在其衣袍之下,赫然是有着另一卷外表一模一样的竹简。

    宣室殿前,趁着还有些时间,晁错最后整理了一番自己的仪容,确认没有任何疏漏,才是双手捧着竹简,将笏板放在竹简上,缓步踏进宣室殿中。

    宣室殿中,百官早已等在此间,晁错一步一步,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官员,站到百官的最前方。

    一路上,文武百官的目光,在晁错手中的玉简上只是一转,再落到晁错身上的时候,就已经是变得恶意满满。

    十多个呼吸之后,平稳的脚步声响起,皇帝启,在侍臣的引领下,缓缓而来。

    “众卿有事起奏。”侍臣的声音响起。

    然后就是例行的,御史府下的一些大夫们对朝堂上一些官员风评衣着的弹劾,然后,是太尉府下武官将军们奏报的有关于武备以及匈奴的动态,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晁错的身上。

    晁错往侧前两步,站到文武百官的最中间,压抑了一下心绪之后,才是不慌不忙的,将手中犹自带着灼痕的竹简缓缓摊开。

    竹简上的内容,他已经熟悉无比,但在摊开这竹简,将这竹简呈上去之前,晁错还是习惯性的在这竹简上一眼扫过。

    然后,晁错的神色,就是一变。

    这竹简上的内容,虽然就是他的削藩策,但却是少了最后的一句,也是这削藩策中,最重要的一段!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

    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看着晁错脸色的变化,宣室殿上,皇帝启的脸色,同样是为之一变,森冷的气氛,在这宣室殿中弥漫开来。    在看到自己手中这一卷缺了最后一段的削藩策的时候,晁错就已经明白了这朝堂上,绝大多数的官员们的想法。

    事到如今,朝堂上的众臣们,对于他上这削藩策,已经是有所妥协,但对于这削藩策的内容,众臣却还是有着极大的争议。

    只要自己按照手上的这一卷削藩策中的内容,如实奏报的话,那朝堂上,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愿意附和他的这一封奏报。

    “但这怎么可能!”晁错双眼合上然后又睁开,目光当中,满满的都是不甘心。

    他这一封削藩策,最重要,最精髓的内容,正是那缺失的最后一段。

    朝堂的奏报,并非是由百官本人进行奏报,而是由百官将竹简交由侍者,由侍者当庭朗读,而这侍者所读出来的内容,自然只会是竹简上的内容。

    至于说对奏报当中有分歧的部分的,需要由百官本人当庭辩论的奏对,才是会由百官本人当庭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