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_作者:含光大圣(316)

2020-06-06 含光大圣

    “万丈飞虹一挂,所能凝练出来的虹布,也不过半卷,仅半尺而已。”

    “而这道人,周身的罩袍,手上的缠布,皆是以虹布祭炼。”

    “不愧是九大宗派。”水府当中,嵩明道人看着那紫衣道人的周身上下,目光当中,不知是艳羡还是什么,良久之后,这道人才是叹了口气,颇有抑郁的,将杯中的琼浆,一饮而尽。

    就这紫衣道人一身的罩袍缠布,至少,也得耗费七八丈方可祭炼而成,若是如这紫衣道人那般粗制滥造,不及工本的话,便是十余丈,也未必是能够祭炼的出来。

    换而言之,这一身的罩袍缠布,于寻常的神境大修而言,光是寻觅飞虹,织虹为布,就至少要花费整整十年的时间。

    帝国轮转,九大宗派屹立于天地之间,已然是近三千年,帝国境内,几乎是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河川,都是九大宗派触手所及之处。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地之间产出的一应神药珍材,十之八九,都是落入到了九大宗派以及帝室的手上。

    余下的一两成,在经过那些小宗派,最后,才轮到无数的散修们。

    再加上九大宗派当中的药田,肉实等等,可以说,宗派当中的修行者,尤其是九大宗派,从踏上修行开始,就已经是将那些散修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无论是从天资,还是从资源上来说。

    修行之法,虽然号称不假外求,但依旧是不可能离开外物的,尤其是众位散修们,天资本来就比不上能够被选入宗派的弟子,是以,这些散修们,对资源的需求,比起那些宗派弟子来,亦是更加的迫切。

    然而,这天地的格局,就是如此,越是需求,就越是没有,越是不用,却越是来得容易。

    修行者求天之道,但这天之道,也依旧是由人而天,在成就仙人之前,修行者所奉行的,依旧是人之道……人之道者,损不足以奉有余。

    “前辈余泽,便是如此了。”

    “先秦末年,群雄逐鹿,无一人看好高祖。”

    “独独这九大宗派,孤注一掷,为高祖帝业倾巢而动,楚汉之争,屡败屡战,四十年间,九大宗派当中连续换了三代道主。”

    “如今他们的尊荣,又岂是凭空而来?”

    “嵩明道友若是有意的话,以神境修为,再加上你的交由,或许能够立下一方小小洞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待到天地变幻之际,终究会有机会的。”水府上首,灞水之神目光幽幽,权柄神印,于其袖间,闪烁着三重不朽的光辉,光辉从那神印而出,沿着灞水而动,将这弥漫三千余里的灞水,都笼罩于其间,庇佑着灞水当中的一应水族,以及灞水两岸的居民。

    “算了。”嵩明道人的目光当中,意动之色,一闪而过,倏忽之后,嵩明便是摇了摇头。

    立下一方传承,由岂会是如同言语说来那么轻松?

    休说立下这传承之后,要面对的种种挑战,便是传承内部的种种俗务,各方的利益牵扯,以及与其他宗派争取弟子的筹划,就不是寻常的修行人所能为之。

    嵩明道人坐下,也有三个弟子,但只是这三个弟子的修行用度,以及这三个弟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已经是令他操碎了心,这一次,若非是他的弟子被人拿住了把柄,他又怎么可能身先士卒,为他人棋子,邀请长青两位老友前来试探太攀。

    三个弟子就已经是如此,若是立下一方传承,那还得了?

    “嵩明道友却是走眼了。”灞水之身看着河岸,“那紫衣道人背后的长剑,锋锐之意,透出剑鞘而动,这一柄长剑,哪怕不是千锻之兵,怕也是百炼当中最决定的层次了,稍稍打理一番气机,便是一剑上好的法器坯子,哪怕是承载天罡禁制,亦是有可能的。”

    “可惜,这锋锐之间,又有悲鸣隐隐,这一柄长剑,怕也是被急功近利之法,毁了根本。”

    “十丈虹布,再加一柄接近千锻的宝兵,只为了隐藏身份,又有三位道友为前驱。”

    “我到真是有几分好奇,这紫衣道人,以及其背后之人,到底是九大宗派当中的哪一位了。”这灞水之神,目光幽幽。“掩饰身份不计代价,又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