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_作者:含光大圣(491)

2020-06-06 含光大圣

    若是太攀知晓了这一点,或许他对于万灵山中那些长老们的决心,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天师府!”看着头顶的烈阳,太攀缓缓的出声。

    和风孝文的一席交谈之后,对于天师府的强势,太攀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同时对天师府的警惕,也是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万灵山中,摆在明面上的实力,就已经有不下两位数的合道半仙,其中更有白先生这等纵横数千年的绝世巨擘,然就算是这样的实力,在面对天师府的谋算之际,白先生他们,依旧是不觉得有丝毫的胜算——这一次的谋算当中,天师府串联起来的实力,可见一斑。

    太攀很清楚,若非是完全看不到星豪半点的胜算,白先生他们,面对天师府的这一次谋算,绝对不会选择这一种最决绝的,最不留余地的,同时也是最为惨烈的应对方式。

    在这种名之为‘死战’的应对方式下,天师府筹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这一战,纵然是胜,但也绝对只是惨胜——整个人类修行界,整个浮生天地,,或许都会在这一战当中,被打到近乎是凋敝的程度。

    而这一战之后,凋敝的浮生天地,便是万灵山的诸位长老们,对太攀他们这些后辈,以及更在太攀之后的,那些在帝浆流之下化生而出的妖灵们的,最后的祝福与帮助。

    ……

    在太攀慨叹的同时,武安侯风孝文,也是极为少见的,带上了冠冕环佩,腰负长剑,缓缓的踏进了宣室殿中,而在这宣室殿内,这一代的汉帝刘启,已然是等候多时。

    “风卿,你真的决定了么?”看着一步一步踱进来的风孝文,刘启也是缓缓的起身。

    “陛下都知道了?”风孝文脸上的神色,没有丝毫的动容。

    “这帝国当中发生的事,有什么是瞒得过我呢?”刘启一步一步的走到风孝文近前,丝毫不担心风孝文腰间,还悬着一柄长剑。

    帝寿五百,在这相对于凡人而言,悠长无比的寿元之下,皇帝的权威,以及对帝国的掌控力,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若非是开国的时候,高祖刘邦许下了共天下的诺言,分封天下,又加之那些诸侯王们,一代一代的继承人,皆是才智高绝之辈,这天下,早就彻底的落入了帝室的掌控,又岂会有今日的七王之乱——或者说,在帝室的压力之下,那些自高祖时代便传承下来的诸侯王们,若是接替者不够优秀的话,早就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成为史书上的寥寥一笔。

    “也是,发生在这帝国当中的变故,有什么能瞒得过你呢?”风孝文也是摇了摇头,言语之间,丝毫没有其他人对刘启这位帝国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的敬畏。

    “既然如此,我的决心,陛下也该清楚才是。”

    “风卿,你若去,又至我于何地?”自始至终,刘启和风孝文的交谈,都是以‘我’自称,而不是‘朕’。

    相较于朝臣而言,同样寿元悠长,在刘启登极的同时,就出现在刘启的身边,伴随着他一点一点的,掌控住朝政,同时也是守卫他安全,为他挡下数次危机,经历了数次风险,以至于是坏了根基,合道无望的风孝文,才是刘启真正的挚友——也或许是唯一的挚友。

    “风卿,那自你以后,万灵山和帝室一脉的约定,又当如何?”

    “陛下且安心。”

    “此劫固大,但只要万灵山尚有一人存活,万灵山和帝室的约定,便会继续。”

    “既然如此的话,风卿,且珍重。”闭上双眼,良久之后,刘启才是慨然一叹。

    “求仁得仁而已!”

    “陛下亦当珍重。”

    “如今的局势,千丝百结,人,神,妖,错综复杂,帝国当中,内有七王陈兵于黄河之畔,外有匈奴虎视眈眈。”

    “其间局势,只怕未必是如陛下所预料那般。”转身踏出宣室殿之前,风孝文还是忍不住的提醒了一句,意有所指。

    “风卿,你能舍身求仁,难道我便不能?”

    “你为那些被捉起来的后辈,能够舍弃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