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锁链,太攀的动作,也是变得谨慎了许多。
这郡守府中,和东郡城中,却是截然不同,不说是那些巡视守夜的仆役,密度远超外部,这府中还有些房间,尚有灯火点亮,这东郡城的郡守,也在书房当中,翻阅着不知道什么东西。
小心翼翼的,进入了那府库。
这府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这东郡城中所判决的的案卷文书之类,第二层摆放的,便是黄河沿岸,整个东郡当中,所有大大小小的县府乡野当中,所有地方的民风习俗,以及各处的宗族关系,以及各处的山水地形。
这便是太攀此行的目标。
接着府库顶上的亮瓦当中散落下来的月光,太攀的目光,在面前的书架上一个一个的扫了过去。
“东郡。”
“白马。”
……
一个接着一个的书架浏览过去,很快,太攀便是看到了一个书架上贴着的,“济阳县”三个字。
一共十八个三丈多高的书架,每一个书架前,都摆着一架梯子,十八个贴着济阳县的书架,从内到外,一字铺开。
每一个书架上,都密密麻麻的摆着一卷又一卷的竹简,每一卷竹简,都有人头般大小。
从济阳县建立以来,到现在近两千年,所有的地形变化,宗族传承等等,尽在其中,最里面的那一个书架上,那些竹简,已经是有了被虫蚁蛀过的痕迹,系在竹简上的绳子,也是早就瘫散,太攀只是稍稍一触碰,那竹简,便是一片一片的散开来,堆在那书架上。
见此,太攀也是摇了摇头,回到了最外面的那一个书架上,去下了一枚竹简翻开,见了其上的内容之后,又将那书简放回去。
一个时辰之后,月上中天,太攀才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卷竹简,在太攀的面前缓缓的摊开来,摊开的竹简,足足有七尺多长,太攀按照竹简上的编号,取出十三个竹简,并排着摊开,于是整个济阳城的地形,便是在太攀的眼前清清楚楚的展开来。
最下方,一个长长的曲线,蜿蜒而过,这一条曲线,便是黄河。
曲线的上方,则是数千里的济阳县。
在那曲线的正上方三百余里的地方 “冯云,布置的如何的?”一众修行者,分散开往太攀标定的七个地方散开去的时候,济阳大营当中,那四个龙山道的合道半仙营帐内,十一个神境大修,分左右两边散开,为首的那人,则是立于最中——这人周身的气机晦涩难以揣度,哪怕是在这军气笼盖的大营当中,这人身上的气机,也依旧是堂皇昭昭,腰间悬一枚铁牌,铁牌上,偶有电光炸开。
这人,便是那四位合道半仙口中的冯云,乃是龙山道的元神修士当中,最为佼佼卓然之辈,一身的真元,融圆无比,精气神,更是紧密无碍,混而如一,在神境的道路上,可谓是已经到了进无可进的地步,距离那最终一跃,成就合道半仙,也只差一个机缘而已。
而这一次,他之所以下山跟着这四位合道半仙前来,所为的,就是那一个终极一跃的机缘。
在那四位合道半仙问话的时候,这营帐当中,玄妙无比的气机升起,四位合道半仙当中,最右边的那一位灵璧道人,也是睁开了双眼。
就在其双眼一睁之间,这营帐当中,似乎是改天换地一般,无穷无尽的天地元气,从这道人的周身逸散而出,将充斥于营帐之内的天地元气,给强行的排开来,而同时,这道人脸上的皱纹,飞快的消散,其周身的血肉,也是变得饱满,最后,一个极其俊朗的白发道人,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就在那天地元气激荡着,要于这大营当中的浩浩军气相冲突的时候,以七王所在为界,大营的另一边,与这一处营帐所对应的一个营帐当中,一个一身甲衣的大将,陡然站起,隔着营帐看着那四位合道半仙的所在,目光当中,满是寒芒。
几个呼吸之后,这大将,才是压下了心头的冷意,右手上,一枚兵符往桌面上一扣,整个大营当中的军气,都是悄无声息的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