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请叫我上仙_作者:明眸若水(628)

2020-06-28 明眸若水

    李豫看到事情紧急,带着暗卫连夜赶回宫里,沈珍珠和适儿被留在了李白大神的隐居之处。

    这个地方自成一体,浑然天成,我想一般人和非一般人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是无法入内的,实在是个隐世避难的绝佳场所。

    念情和念惜留下来照顾李白师父,而我和适儿纯粹是避难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豫和唐明皇离宫没带沈珍珠的疑团了,对待如此深爱的沈珍珠,李豫怎么可能把她留在危难之地呢?

    原来一切早已安排妥当。

    那么沈珍珠和适儿都在这里,哪里来的沈珍珠从此失踪之说呢?

    好吧,应该所有的谜团很快会解开了的。

    沈珍珠何去何从也早已注定了的……

    **

    建宁王李倓的信鸽这几天异常的繁忙,来回不停的传信。

    念情在李白师父床边看信的时候,我和念惜都在,自然也是很难欺瞒。

    第一封,安禄山谋反,举国震惊!

    史书记载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大唐朝的蛀虫不是一点点呀,简直是成群成群的呀。

    开元盛世之后,难道是极盛转衰必然的宿命么?

    好吧,这里所写的基本和史书记载相符,只是时间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封,唐明皇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史书记载唐明皇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

    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

    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杀人挑唆皇上,迫其领二十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从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第三封马嵬坡处死贵妃!

    史书记载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

    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李白师父此时神志基本已恢复,听到此等消息也只能一声叹息了的。、

    主政之人因为识人不清,用人不当,刚愎自用没有守好江山,一介平民哪怕在有心也只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而已。

    皇室中人只要没有实权也照样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悲剧就这样发生。

    李白突然觉得他的手不能使剑,也许是很幸运的事情,一直觉得自己一身武功不为朝廷出力很是浪费,这样就可以安心隐世了的。

    听到贵妃处死,我想念情和念惜应该是思绪万千的。

    读完密信,二人深情的对望已经是最好的解释了的。

    是啊,看见念惜好端端的在眼前,真是万幸念情的先见之明。

    朝廷之事无法去改变什么?

    但至少保全了所爱,念情是成功的,带着所爱的人一起隐世而居已经是作为普通人最大的幸福了。

    **

    话说天下大乱,人间必有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