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很佛系[高燃]_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592)

    封建统治者可以不顾百姓人权,可在现代社会不行,一部分古建筑因此而得以保留,地铁线也曾为此而增加经费绕道而行。

    刘伯温曾经为了寻找北龙脉到过蒙古、开封、秦皇岛、青海、黑龙江等地,元朝古都自然也在他寻找的范围内。

    而且他发现一个神奇现象。

    从京都到南京约950公里,南京到长安约950公里,长安到京都越950公里,南、北、中龙脉的中心古都正是一个三角形的风水格局,按照几何学,还是等边三角形。

    朱元璋怕这里面有什么牵扯与讲究,忙让刘伯温对这三个古城温和一点,破坏其他龙脉就行。

    因此,刘伯温对京都的了解也不多。

    朱棣的建都选址在长安、京都、南京三者间徘徊,由于他哥朱标巡视长安死了,长安和南京一样排除了,京都是当时最佳的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周四换榜了,再一次伤心呜呜呜,叶子祈祷编辑啥时候再爱我一次,给个给力的榜!

    感谢在2019-12-25 15:42:31~2019-12-26 16:01: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静静的静静、冷月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第二sunny 70瓶;山里山货 30瓶;安安大宝贝 23瓶;思考令人头秃 20瓶;鸦栖沙洲 10瓶;找不到梦想的MIL 8瓶;sunny、夙桐 5瓶;鸿雁于辉、Matcha苏、笼中鸟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以京都为核心的朝代有——燕、辽、金、元、明、清, 其中,战国时期的燕国、辽国、金国留下的痕迹非常少,明代的古建筑最多, 清朝也不少。

    刘伯温非常快速摸清楚京都的结构,快速道:“其一以南海为龙头部份,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其二又以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 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 典型的双龙合体形象@。”

    灵异部门风水师们:……疯狂记笔记。

    清朝建筑参考价值不高。

    但很庆幸清朝开国皇帝, 能够保留下前朝的建筑,而不是毁掉明朝的痕迹,在保留古建筑的方面,清朝皇帝比其他皇帝更开明一些。

    可能也跟他们不全信汉族的风水有关, 当时的华夏文明已经失传得差不多了。

    “嗯。”叶璐站在紫禁城的位置, 环顾四周道,“双龙格局的确有着不同龙势的合体, 可整体格局却不像明朝建筑群那么简单。”

    再看看元朝遗址。

    元朝的遗址非常少, 但痕迹却永存, 京都的整个格局都是在元朝打下地基的。

    元朝是龙现象化的一个关键期间,今天熟悉的龙形象传承于明和清, 但不能忽视元朝在其中的重要性,《元典章》首先规定“龙谓五爪二角者”, 这和蒙古族本身的龙崇拜有一些关联。

    京都的建立与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一个谋士有关。

    刘秉忠,天文、地理、律历、占卜、诗文,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论博学多才不比诸葛亮和刘伯温差,他的存在让元世祖‘每克一城都没有妄戮一人’,拯救无数汉人性命。

    众人皆知,伴君如伴虎。

    刘秉忠能够获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甚至左右他的言行,一定有非常有用之处。

    京都的中轴线正是刘秉忠定下的,京杭大运河归于京都肯定也和他测风水有关。

    经过现在科学的测量,中轴线与子午线基本一致,可在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偏离2度多的夹角。

    有一点点歪。

    刘秉忠在古代汉人历史上的功绩是有一些贬低或忽略的,以至于名气小些,原因在于他效忠元朝。

    “世祖忽必烈当时同意因中轴线一直指向元都宫殿遗址,偏离2度多的夹角甚至让明朝清朝的中轴线延长线都指向元大都,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元在修建筑的时候是可以纠正这个小错的,他们又不知道会有后来的明清。”